- A.票据贴现
- B.邮政储蓄
- C.银行买卖金银业务
- D.转贴现业务
- A.以前年度结转在本年度的投资转让损失+本年度新增的投资转让净损失纳税调整额;
- B.以前年度结转在本年度已在税前扣除的投资转让损失+本年度新增的投资转让净损失纳税调整额;
- C.以前年度结转在本年度的投资转让损失-本年度结转的以前年度在本年度税前扣除的股权投资转让损失
- D.以前年度结转在本年度的投资转让损失+本年度结转的以前年度在本年度税前扣除的股权投资转让损失
- E.以前年度结转在本年度的投资转让损失+本年度新增的投资转让净损失纳税调整额
- A.记录情况真实可靠
- B.作出的结论符合税收规范或办税程序
- C.数据准确
- D.附件资料完整真实
- A.对上一年度错账且对上年度税收发生影响的,如果在上一年度决算报表编制前发现的,可直接调整上年度账项
- B.对上一年度错账且对上年度税收发生影响的,如果在上一年度决算报表编制后发现的,对于不影响上年利润的项目,可直接进行调整。
- C.对上一年度错账且对上年度税收发生影响的,如果在上一年度决算报表编制后发现的,对于影响上年利润的项目,需调整本年利润科目。
- D.对上一年度错账且不影响上一年度的税收,但与本年度核算和税收有关的,可以根据上一年度账项的错漏金额影响本年度税项情况,相应调整本年度有关账项
- A.投资者的工资
- B.投资者及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 C.企业计提的各种准备金
- D.企业从业人员计税标准内的工资支出
- E.企业实际发放的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分别在其计税工资总额的2%、14%、1.5%标准内的部分
- A.结清滞纳金
- B.缴销发票
- C.缴销税务登记证
- D.缴销开户许可证
- E.缴销会计账簿
- A.开立银行账户
- B.申请减税、免税、退税
- C.领购发票
- D.签订10万元以上的重大商业合同
- E.办理停业、歇业
- A.委托代理
- B.法定代理
- C.指定代理
- D.税务代理
- A.借:固定资产清理 96.15万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96.15万
- B.借:固定资产清理 48.075万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48.075万
- C.借:营业外收入 4.81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3.37万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1.44万
- D.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96.15万 贷:营业外收入 48.075万 银行存款 48.075万
- E.借:固定资产清理 493.11万 贷:营业外收入 493.11万
- A.核算企业由于永久性差异造成的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以后各期转销的金额。
- B.该账户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小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贷方数额;
- C.该账户贷方(或借方)余额,反映尚未转销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
- D.在本科目下,企业应按照时间性差异的性质.时间分类进行明细核算。
- A.同类型新车最低计税价格×〔1+(已使用年限÷规定使用年限)〕×100%
- B.同类型新车最低计税价格×〔1+(已使用年限÷实际使用年限)〕×100%
- C.同类型新车最低计税价格×〔1-已使用年限×10%〕×100%;未满1年,不计使用年限;使用超过10年的,不再补税
- D.同类型新车最低计税价格×〔1-(已使用年限÷实际使用年限)〕×100%
- A.134000
- B.33960.23
- C.136000
- D.102000
- A.事件、行为
- B.行为、事件
- C.事件、事件
- D.行为、行为
- A.省辖市级税务机关
- B.(县)市级税务机关
- C.乡(镇)级税务机关
- D.村(街道)级税务机关
- A.5年
- B.10年
- C.15年
- D.永久保存
- A.0.08
- B.0.05
- C.0.04
- D.0.044
- A.应纳税额=房产原值×1.2%
- B.应纳税额=房产原值×12%
- C.应纳税额=房产余值×1.2%
- D.应纳税额=房产余值×12%
- A.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 B.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被代理人不负责任
- C.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 D.先由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无法承担的,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
- A.当期货币资金在扣除应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后,不足以缴纳税款的
- B.当期银行存款在扣除应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后,不足以缴纳税款的
- C.当期货币资金在扣除银行存款及各项上交款项后,不足以缴纳税款的
- D.当期货币资金在扣除应付职工工资、应计提的公益金、公积金以后,不足以缴纳税款的
- A.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3万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33万
- B.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3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3万
- C.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33万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3万
- D.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3万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