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注册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2012年度甲公司应交企业所得税()万元。

  • A.1684.1
  • B.1706.6
  • C.1720.6
  • D.1787.6
7

甲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所得税釆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当年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内能够转回;年末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2012年度实现利润总额6800万元(未调整前),2012年度财务报告于2013年4月2日批准对外报出,2012年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于2013年3月25日结束。2013年1月1日至4月2日,发生以下事项:

(1)2012年8月15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批产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万元,产品已经发出,货款尚未收到。根据合同规定,乙公司应于购货后1个月内支付全部货款。乙公司由于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到2012年12月13日仍未支付货款。甲公司2012年末为该应收账款按10%的比例计提了坏账准备。甲公司于2013年2月3日收到乙公司通知,乙公司已进行破产清算,无力偿还所欠部分货款,预计甲公司可收回该应收账款的40%。根据税法规定,计提的坏账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

(2)2013年2月10日,注册税务师在审核时发现,2011年末甲公司对一项实际未发生减值的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了56万元的减值准备(该固定资产之前未计提减值准备)。至2011年末,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8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设该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处理方法会计与税法一致。

(3)2013年2月15日,注册税务师在审核时发现,从2012年1月1日起,甲公司将出租的办公楼的后续计量由公允价值模式变更为成本模式,并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该办公楼于2009年12月31日建成后对外出租,成本为1800万元。该投资性房地产各年末的公允价值如下:2009年12月31日为1800万元;2010年12月31日为2100万元;2011年12月31日为2240万元;2012年12月31日为2380万元。该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自办公楼建成后次月起计提折旧。税法规定,该办公楼折旧方法釆用年限平均法,年限为20年。

(4)2012年12月因甲公司违约被丁公司告上法庭,丁公司要求甲公司赔偿270万元。2012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判决,甲公司按或有事项准则对该诉讼事项确认预计负债160万元,2013年3月12日,法院判决甲公司赔偿乙公司240万元,甲、乙双方均服从判决。判决当日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赔偿款24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预计负债产生的损失不允许税前扣除。

假设除上述事项外,甲公司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并对上述事项进行了会计处理。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针对上述事项(3),甲公司正确的会计处理有()。

  • A.冲减2012年度其他业务成本270万元
  • B.增加“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160万元
  • C.冲减2011年度计提的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90万元
  • D.增加2012年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40万元
10

甲公司为实现多元化经营,决定对乙公司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投资业务的相关资料如下:

(1)2009年11月10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收购其持有的乙公司2000万股普通股股份的协议,该股份占乙公司股份总额的10%。根据协议规定,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向丙公司支付了购买股份的全部价款4000万元和股份交易费用20万元,并于当日办妥股份转让手续。甲公司将其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成本法核算。

(2)2009年12月31日,乙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2000万元。?

(3)2010年5月20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了收购其持有的乙公司1000万股普通股股份的协议,该股份占乙公司股份总额的5%。根据协议规定,股份的转让价值为2000万元,甲公司以一栋账面价值为1600万元,公允价值为1800万元的办公楼和银行存款200万元抵付,2010年6月30日办妥了股份转让手续和产权转让手续。另外甲公司支付股份交易费用10万元,因转让办公楼应缴纳营业税90万元(假设不考虑其他税费)。至此甲公司累计持有乙公司15%的股权,仍采用成本法核算。

(4)2010年6月30日,乙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6000万元(已包括1至6月份实现的净损益)。

(5)2010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5000万元。其中1至6月份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7至12月份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全年未实施利润分配。

(6)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又以银行存款6400万元购入乙公司15%的股份3000万股,并于当日办妥股份转让手续,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32万元。至此甲公司累计持有乙公司3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改为权益法核算。

(7)2011年12月31日,乙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2000万元(已包括2011年度实现的净利润2600万元)。

(8)2012年3月25日,乙公司宣告2011年股利分配方案,毎股发放现金股利0.15元。4月24日,甲公司收到现金股利。

(9)2012年度,乙公司亏损5000万元。

(10)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该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预计可收回金额为10500万元。

上述所涉公司均不受同一主体控制,假定乙公司各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相同,且甲、乙双方未发生任何内部交易。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从丙公司取得对乙公司10%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万元。

  • A.3200
  • B.3220
  • C.4000
  • D.4020
12

2010年6月30日,甲公司以办公楼和银行存款向丁公司换取对乙公司5%的长期股权投资时,以下正确的会计处理有()。

  • A.增加长期股权投资成本2010万元
  • B.确认营业外支出90万元
  • C.确认营业外收入110万元
  • D.确认其他业务收入200万元
16

长江公司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甲材料主要用于生产H产品。2012年5月1日,甲材料单位计划成本为120元/千克,计划成本总额为24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4800元(超支)。5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2日,从外地釆购一批甲材料共计1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20000元,增值税20400元:发生运费5000元(允许按7%抵扣增值税)。上述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但材料尚未到达;

(2)8日,发出甲材料600千克委托长城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代为加工一批应税消费品(非金银首饰)。假定委托加工物资发出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按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结转;

(3)12日,收到2日从外地购入的甲材料,验收入库的实际数量为800千克,短缺200千克。经查明,其中180千克是由于对方少发货原因,对方同意退还已付款项;20千克系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运杂费由实收材料全部负担;

(4)16日,生产车间为生产H产品领用甲材料1500千克;

(5)24日,以银行存款支付长城公司加工费15000元(不含增值税)和代收代缴的消费税3000元。委托加工收回后的物资,准备继续用于生产应税消费品;?

(6)31日,库存的甲材料计划全部用于生产与X公司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的H产品。该合同约定:长江公司为X公司提供H产品10台,每台售价12000元。将甲材料加工成10台H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额35000元,估计销售每台H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1200元。5月末,市场上甲材料的售价为110元/千克,H产品的市场价格为11500元/台。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长江公司2012年5月12日验收入库的甲材料的实际成本是()元。

  • A.100100
  • B.100650
  • C.103050
  • D.105050
21

将企业承担的重组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的条件有(  )。

  • A.该重组义务是现时义务
  • B.履行该重组义务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 C.履行该重组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 D.有详细、正式的重组计划,包括重组涉及的业务、主要地点、需要补偿的职工人数等
  • E.重组计划已对外公告,尚未开始实施
22

下列项目中,应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单独列示的有(  )。

  • A.利润总额
  • B.稀释每股收益
  • C.提取的盈余公积
  • D.当期发生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及其总额
  • E.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数
23

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属于应调减项目的有(  )。

  • A.存货的减少
  • B.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
  • C.投资收益的增加
  • D.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 E.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收益
24

下列关于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 A.品种法主要适用于产品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 B.分批法适用于产品单件小批单步骤生产和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 C.分步法适用于产品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而且管理上要求分步计算产品成本的生产
  • D.平行结转分步法适用于各步骤半成品有独立的经济意义,管理上要求核算半成品成本的产品生产
  • E.逐步结转分步法适用于管理上不要求核算半成品成本的产品生产
25

下列关于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 A.企业应将当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全部确认为递延所得被资产
  • B.企业应将当期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全部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 C.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
  • D.企业不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折现
  • E.递延所得税费用是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当期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加上当期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
26

下列关于在资产负债表日劳务收入确认和计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企业提供劳务交易结果如果能够可靠估计,应当釆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 B.企业提供劳务交易结果如果能够可靠估计,当期收取的合同价款应全部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 C.企业提供劳务交易结果如果不能可靠估计,当期不应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 D.企业提供劳务交易结果如果不能可靠估计,但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能够得到补偿,应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 E.企业提供劳务交易结果如果不能可靠估计,且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不能得到补偿,不应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27

甲公司发生的下列涉及补价的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  )。

  • A.以一项账面价值50000元,公允价值54000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换入乙公司公允价值60000元的产品一批,以银行存款支付增值税10200元和补价6000元
  • B.以一项账面价值80000元,公允价值100000元的专利权换入丙公司一项公允价值为120000元长期股权投资,以银行存款支付补价20000元,支付营业税5000元
  • C.以一栋账面原值90000元,已计提折旧30000元,公允价值70000元的仓库换入丁公司一批公允价值为50000元,增值税额为8500元的原材料,收取补价20000元
  • D.以一栋账面价值135000元,公允价值100000元的厂房换入戊公司的公允价值为75000元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收取补价25000元
  • E.以一项账面价值750000元,公允价值为900000元的已到期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换入己公司一项公允价值为860000元的无形资产,收到补价40000元
28

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有(  )。

  • A.发生了巨额亏损
  • B.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 C.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
  • D.发现了资产减值损失计提严重不足
  • E.法院已结案诉讼项目赔偿额与原先确认的预计负债有较大差异
29

下列各项的会计处理应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的有(  )。

  • A.按股东大会批准的股份支付协议确定的应支付股份在可行权之日后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
  • B.无偿向职工提供的租赁住房每期应支付的租金
  • C.无偿向车间生产工人发放的劳保用品
  • D.根据已经确定的自愿接受裁减建议和预计的将会接受裁减建议的职工数量,估计的即将给予的经济补偿
  • E.外商投资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30

企业的下列各项税款,应当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的有(  )。

  • A.印花税
  • B.车船税
  • C.资源税
  • D.土地增值税
  • E.房产税
31

下列会计事项中,能够影响企业当期利润表中营业利润的有(  )。

  • A.处置无形资产缴纳的营业税
  • B.出售原材料取得的收入
  • C.随同产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D.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 E.盘亏固定资产形成的净损失
32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是指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经有关因素调整后的结果,这些调整因素包括(  )。

  • A.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 B.加上或减去釆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 C.加上或减去持有至到期债券的面值乘以票面利率得到的应收利息
  • D.加上或减去持有至到期债券的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得到的利息收入
  • E.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33

下列关于无形资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企业为引进新技术、新产品进行宣传的广告费应计入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
  • B.无法预见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视为其使用寿命不确定,按最高摊销期限摊销
  • C.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为成本扣除预计净残值和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 D.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 E.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均应计入当期损益
34

下列会计事项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应通过“资本公积”科目核算的有(  )。

  • A.为奖励本公司职工而收购的本公司股份
  • B.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 C.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形成的利得
  • D.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的变动利得,扣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的汇兑损益后的差额
  • E.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确认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变动应享有的份额
35

下列关于土地使用权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按规定单独估价入账的土地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并计提折旧
  • B.随同地上建筑物一起用于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应一并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 C.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并在地上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建筑物并自用时,土地使用权与建筑物应当分别进行摊销和计提折旧
  • D.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由于其使用寿命不确定,不应进行摊销
  • E.企业为自用外购不动产支付的价款应当在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分配,难以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36

下列关于投资性房地产与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其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 B.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时,其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C.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其账面价值大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D.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时,其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 E.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其账面价值小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37

下列关于财产清查结果会计处理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 A.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经批准后计入管理费用
  • B.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收入
  • C.对于盘盈的存货,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收入
  • D.属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短缺,应计入管理费用
  • E.对于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收入
38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自营方式建造生产厂房,下列各项应计入厂房建造成本的有(  )。

  • A.工程领用生产用的原材料应负担的增值税
  • B.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进行负荷联合试车发生的试车费用
  • C.工程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净损失
  • D.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借款费用
  • E.工程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在建工程报废净损失
39

甲公司周转材料采用“五五摊销法”核算。2012年8月,公司行政管理部门领用一批新的周转材料,实际成本9000元;12月末,该批周转材料全部报废,并收回价值为500元的残料,作为原材料入库。该批周转材料报废时,下列会计分录中,正确的有(  )。

  • A.借:管理费用4000    贷:周转材料——在库4000
  • B.借:管理费用4500    贷:周转材料——摊销4500
  • C.借:管理费用4000    贷:周转材料——在用4000
  • D.借:周转材料——摊销9000    贷:周转材料——在用9000
  • E.借:原材料500    贷:周转材料——摊销500
40

下列属于应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情形有(  )。

  • A.该存货的市价持续下跌
  • B.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 C.存货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
  • D.生产中已不再需要,且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价值
  • E.因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低于生产成本
41

下列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暂停或停止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
  • B.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了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停止借款费用资本化
  • C.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中断符合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必要的程序,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应当继续
  • D.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某部分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且可供独立使用,需待整体资产完工后停止借款费用资本化
  • E.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某部分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需整体完工后方可投入使用,应当停止该部分资产的借款费用资本化
42

下列关于费用与损失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总流出
  • B.费用和损失都是经济利益的流出并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 C.费用和损失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计入企业的当期损益
  • D.企业发生的损失在会计上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 E.损失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43

下列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在物价上涨期间,采用先进先出法计量发出存货的成本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 B.避免企业出现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大于收益的情况体现了重要性原则的要求
  • C.企业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体现了可比性原则的要求
  • D.企业提供的信息应简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体现了相关性原则的要求
  • E.售后回购在会计上一般不确认为收入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
44

下列各项存款中,应在“其他货币资金”科目中核算的有(  )。

  • A.—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
  • B.信用卡存款
  • C.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 D.为购买三年期债券而存入证券公司的款项
  • E.银行汇票存款
45

在企业全面预算体系中,财务预算通常包括(  )。

  • A.销售费用预算
  • B.管理费用预算
  • C.预计资产负债表
  • D.现金预算
  • E.资本支出预算
46

下列关于各种筹资方式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 A.普通股筹资没有固定的利息负担,财务风险较低,因此资金成本也较低
  • B.由于优先股的股利是固定的,因此在企业盈利能力较强时,可以为普通股股东创造更多的收益
  • C.通过发行债券筹资,企业可以获得财务杠杆效应
  • D.短期借款方式筹资速度快,使用灵活
  • E.长期借款方式筹资与发行股票和债券相比,其资金成本较高
47

下列关于投资项目现金净流量计算公式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 A.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 B.现金净流量=税后利润+折旧×(1—所得税税率)
  • C.现金净流量=税前利润+折旧×所得税税率
  • D.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付现成本-折旧×所得税税率
  • E.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折旧×税率
49

对同一投资项目而言,下列关于投资决策方法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 A.如果净现值大于零,其现值指数一定大于1
  • B.如果净现值小于零,表明该项目将减损股东价值,应予以放弃
  • C.如果净现值大于零,其内含报酬率一定大于设定的折现率
  • D.如果净现值大于零,其投资回收期一定短于项目经营期的1/2
  • E.净现值、现值指数和内含报酬率的评价结果可能不一致
51

下列关于现金流量表的两种编制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直接法是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调节不涉及经营活动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化,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B.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便于将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进行比较
  • C.间接法是以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支出等项目,剔除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D.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便于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来源和用途
52

下列关于财务管理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财务预测是财务决策的基础,是编制财务预算的前提,是组织日常财务工作的必要条件
  • B.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方法中对企业前景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方法
  • C.财务预算以企业的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为前提,是财务控制的重要依据
  • D.财务控制是利用有关的信息和特定手段,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对企业的预算进行调节,以保证预算的完成
  • E.财务分析是根据企业财务报表等资料,运用特定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童等方面进行的分析和评价
58

下列关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 B.根据资产的可变现净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 C.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低者确定
  • D.根据资产的可变现净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低者确定
65

下列会计事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但不需要调整当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是(  )。

  • A.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
  • B.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 C.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由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改为账龄分析法
  • D.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先进先出法改为移动加权平均法
67

下列关于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 A.取得固定资产时,按预计弃置费用的现值借记“预计负债”科目
  • B.取得固定资产时,按预计弃置费用的终值贷记“预计负债”科目
  • C.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各期按实际利率法摊销的弃置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 D.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各期按实际利率法摊销的弃置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
70

下列关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分别通过“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公允价值变动”等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 C.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部分,应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 D.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部分,应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75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负债按预期需要偿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折现金额计量
  • B.负债按因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计量
  • C.资产按购买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 D.资产按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78

下列关于金融资产分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金融资产应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 B.有固定到期日、回收金额固定的金融资产应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 C.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的目的都是为了近期出售
  • D.金融资产的分类应是管理层意图的如实表达,其分类一经确定,不应随意变更
79

下列关于股利分配政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剩余股利政策有利于企业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可使综合资金成本降到最低
  • B.固定股利政策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避免出现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而减少股利分配的情况
  •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能使股利支付与盈余多少保持一致,有利于公司股价的稳定
  •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有利于公司灵活掌握资金调配,增强股东的信心
81

下列关于记账本位币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 B.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企业,向国内有关部门报送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 C.企业应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当年每种货币的使用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变更记账本位币
  • D.变更记账本位币时应釆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记币
84

在利用存货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时,需考虑的成本是(  )。

  • A.持有成本和转换成本
  • B.交易成本和转换成本
  • C.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
  • D.持有成本和短缺成本隐藏答案收藏错题指正
87

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以每股收益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其优点在于(  )。

  • A.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 B.考虑了利润与所承担风险的关系
  • C.可以避免企业经营行为的短期化
  • D.能将企业的利润与股东投入的股本相联系
89

下列关于利率构成的各项因素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纯利率是受货币供求关系和国家调节影响的没有风险、没有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平均利率
  • B.通货膨胀预期补偿率是由于通货膨胀造成货币实际购买力下降而对投资者的补偿,它与当前的通货膨胀水平关系不大,与预期通货膨胀水平有关
  • C.流动性风险的大小可用-项资产转化为现金的速度来衡量,如果变现能力强,流动性风险就大
  • D.期限风险是指在-定时期内利率变动的幅度,利率变动幅度越大,期限风险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