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46.60
- B.55.10
- C.41.60
- D.46.60
- A.214
- B.207.9
- C.237.9
- D.257.9
- A.100.41
- B.245.41
- C.205.51
- D.600.41
- A.0
- B.5
- C.15
- D.25
- A.92141.75
- B.98953.85
- C.105120.14
- D.115136.8
- A.237
- B.280.9
- C.203
- D.380.9
- A.253248
- B.153248
- C.185248
- D.177248
- A.42200
- B.41750
- C.42500
- D.42618
- A.0
- B.1750
- C.1725
- D.1685
- A.0
- B.4.52
- C.0.48
- D.5
- A.3259
- B.3504
- C.2548
- D.2946
- A.295.69
- B.1722.4
- C.1290.56
- D.1275.25
- A.12235
- B.12335
- C.13235
- D.12135
- A.出租地下停车位应纳营业税100万元
- B.出租地下停车位应计算土地增值税
- C.合计应纳土地增值税100.43万元
- D.合计应纳土地增值税121.56万元
- A.908.20
- B.915.30
- C.1200.5
- D.1728.5
- A.1031.6313.145
- B.28
- C.1073.51
- D.1091.58
- A.本单位人员在广告设计、制作、发布过程中取得的由本单位支付的所得,按劳务报酬项目计算纳税
- B.某报刊上发布一项广告使用王某的作品,支付给王某的报酬,属于稿酬所得,按取得的收入为一次纳税。
- C.对从事广告业的个人取得的所得,除工资、薪金所得以外,均实行按次征收或按次扣缴
- D.对从事广告业的个人取得除工资、薪金所得以外的所得,如果是分笔支付的,应合并为一次所得计税
- E.纳税人在广告设计、制作、发布过程中提供名义、形象而取得的所得,应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计算纳税
- A.雇佣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工资薪金计算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时只有雇佣单位支付的工资允许减除费用
- B.律师事务所支付给投资者的所得,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证收个人所得税
- C.兼职律师从律师事务所取得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以收入全额(取得分成收入的,为扣除办理案件支出费用后的余额)直接确定适用税率,由律师事务所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
- D.单位低价向职工售房,职工就差价部分按全年一次性奖金征税方法计税
- E.律师从接受法律事务服务的当事人处取得的法律顾问费,按“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 A.以房地产使用权抵债而尚未发生房地产权属转让的
- B.因国家建设需要而自行转让的房地产
- C.以开发的商品房作价入股进行对外投资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 D.国家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征用地上建筑物及附着物
- E.建造非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
- A.房地产管理部门核发的土地使用证书确认的土地面积
- B.纳税人实际使用的建筑面积
- C.尚未核发土地使用证书的纳税人据实申报的面积
- D.尚未核发土地使用证书的纳税人以税务机关核定的土地面积
- E.尚未核发土地使用证书的纳税人不需申报纳税
- A.纳税人以电子形式签订的各类应税凭证按规定征收印花税
- B.凡企业分立、合并等变更后,不需重新进行法人登记的,其原有资金账簿已贴印花无效
- C.借款方以不动产作抵押借款,抵押不动产抵作借款的,涉及“借款合同”和“产权转移书据”税目的印花税
- D.财产租赁合同中包括企业与主管部门签订的租赁承包经营合同
- E.对公租房经营管理单位购买住房作为公租房的,免征印花税
- A.铁路线路占用耕地
- B.学校占用耕地
- C.公路线路占用耕地
- D.军事设施占用耕地
- E.港口、航道占用耕地
- A.某电视剧编剧从任职的电视剧制作中心获得的剧本使用费
- B.出租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 C.作者将自己的文学作品手稿拍卖取得的收入
- D.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 E.取得侵犯专利权的经济赔偿收入
- A.案头审核
- B.定期审核
- C.分期审核
- D.实地审核
- E.抽查审核
- A.乘用车依排气量从小到大递增税额
- B.乘用车依排气量从大到小递增税额
- C.小吨位船舶的税负大于大吨位船舶
- D.客车按照核定载客人数20人以下和20人(含)以上两档划分,递增税额
- E.客车按照核定载客人数9人以下和9人(含)以上两档划分,递增税额
- A.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属于当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费用:不属于当期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费用
- B.企业发生的费用应在实际支付时扣除
- C.企业实际发生的三项经费,未超过扣除标准的按实际数扣除,超过标准的按照标准扣除
- D.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可以税前扣除
- E.外购食品捐赠给灾区,可以按购入时的价格确认收入,按购入时的价格确认成本
- A.半挂牵引车
- B.养殖渔船
- C.武警专用的车船
- D.非机动驳船
- E.农村公共交通车船
- A.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4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
- B.创投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70%在投资当年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 C.居民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又符合软件生产企业和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定期减半征收所得税的,不能享受15%税率的减半征税
-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都可以决定减征或者免征
- E.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 A.出版单位和发行单位之间订立的图书订单
- B.仓储、保管合同或作为合同使用的入库单
- C.企业与主管部门签订的租赁承包经营合同
- D.电网与用户之间签订的供用电合同
- E.纳税人以电子形式签订的各类凭证
- A.存货损失因有保险赔付,全部不得税前扣除
- B.税前准予扣除的损失为43.5万元
- C.税前准予扣除的损失不包括进项税转出部分
- D.损失原材料而转出的进项税准予所得税前扣除
- E.意外损失的存货税前扣除不需税务机关审批
- A.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之前进行筹办活动期间发生的筹办费,不作为筹建期间的亏损
- B.运输工具税前计提折旧的最低年限为4年
- C.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家具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
- D.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分期摊销
- E.企业未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可增加固定资产价值
- A.个人购买普通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的,免征契税
- B.符合减免税规定的纳税人,应在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签订的10日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征收机关提出减免税申报
- C.对廉租住房经营管理单位购买住房作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经营管理单位回购经济适用住房继续作为经济适用住房房源的,免征契税
- D.土地或房屋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征用、占用后,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的,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是否减免契税
- E.经外交部确认,经有关规定应当予以免税的外国驻华使馆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的,免征契税
- A.个体工商户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对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捐款
- B.个人通过国家机关,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
- C.个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对贫困山区的捐赠
- D.个人独资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向农村小型医院捐赠
- E.个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对希望小学的捐赠
- A.境外盈亏可以互相弥补,对境外未弥补的亏损可以由境内盈利弥补
- B.境外盈亏可以互相弥补,境外盈利可以弥补境内亏损
- C.境外盈亏不得互相弥补,且境内外之间的盈亏也不得相互弥补
- D.境外盈利不可以弥补境内企业当年的亏损
- E.企业筹办期间不计算为亏损年度,企业开始生产经营的年度,为开始计算企业损益的年度
- A.个人所得税以取得应税所得的个人为纳税义务人
- B.个体工商户发生的修理费用不均衡或数额较大的,应分期扣除
- C.个体独资企业为个人支付的所得税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
- D.同一作品先在报干U连载后出版,视为一次稿酬所得合并征税
- E.实行查账征税方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改为核定征税方式后,在查账征税方式下认定的年度经营亏损未弥补完的部分,不得再继续弥补
- A.一般性税务处理下被分立企业的亏损不得由分立企业弥补
- B.一般性税务处理下被合并企业的亏损不得由分立企业弥补
- C.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可以用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弥补
- D.亏损弥补的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 E.境内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可以用境外营业机构的盈利弥补
- A.经批准职工首次购买由各类公有制单位购买并按国家房改政策出售的普通商品住房
- B.对廉租住房经营管理单位购买住房作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经营管理单位回购经济适用住房继续作为经济适用住房房源的
- C.企业获得土地使用权而免缴的土地出让金
- D.因不可抗力原因失去住房而重新购买的住房
- E.对拆迁居民因拆迁重新购置住房的,对购房成交价格中相当于拆迁补偿款的部分
- A.直接转让土地使用权的
- B.房地产开发项目全部竣工完成销售的
- C.整体转让未竣工决算房地产开发项目的
- D.取得销售(预售)许可证满2年仍未销售完毕的
- E.取得销售(预售)许可证满3年仍未销售完毕的
- A.产权属于集体的由集体单位缴纳
- B.房屋产权出典的由承典人缴纳
- C.产权纠纷未解决的由代管人或使用人缴纳
- D.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的不缴纳房产税
- E.纳税单位和个人无租使用房产管理部门、免税单位及纳税单位的房产,应由使用人代为缴纳房产税
- A.取得土地使用权缴纳的契税
- B.占用耕地缴纳的耕地占用税
- C.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利息支出
- D.开发小区内的道路建设费用
- E.支付现场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
- A.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
- B.银行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 C.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 D.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
- E.被银行加收的贷款逾期罚息
- A.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除另有规定外,按照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 B.股权转让所得是指股权转让价减除股本成本价后的差额
- C.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按照企业分得产品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收入额按照分配企业的账面金额确定
- D.为特定客户开发软件的收费,应根据开发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
- E.申请入会或加入会员,只允许取得会籍,所有其他服务或商品都要另行收费的,在取得该会员费时确认收入
- A.国际货运中,由外国运输企业运输进出口货物的,运输企业所持的运费结算凭证
- B.国际金融组织向我国国家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贷款书立的合同
- C.企业与农民个人书立的农业产品收购合同
- D.房地产管理部门与个人订立的用于生活居住的房租合同
- E.证券公司行政清算机构与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借款合同
- A.车船税由保险机构负责征收
- B.车船税按年申报,分月计算,一次性缴纳
- C.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为机动车车船税的扣缴义务人,应当依法代收代缴车船税
- D.按照规定缴纳船舶吨税的机动船舶,自车船税法实施之日起5年内免征车船税
- E.电车以“整备质量”作为车船税的计税依据
- A.总机构对各分支机构上报的资产损失,除税务机关另有规定外,应以清单申报的形式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申报
- B.企业以前年度发生的资产损失未能在当年税前扣除的,可以按照规定,向税务机关说明并进行专项申报扣除
- C.企业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应以专项申报
- D.属于实际资产损失,准予追补至该项损失发生年度扣除,其追补确认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三年
- E.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未经申报的损失,不得在税前扣除
- A.5446.67
- B.7750.67
- C.7250
- D.17130
- A.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 B.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 C.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 D.企业存货因管理不善发生的非正常损失
- E.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
- A.153.74
- B.345.36
- C.576.52
- D.602.44
- A.对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居民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由纳税人自行申报缴纳
- B.对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取得劳务所得应缴纳的所得税,税务机关可以指定劳务费的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
- C.扣缴义务人每次代扣的税款,应当自代扣之日起10曰内缴入国库
- D.应当扣缴的所得税,扣缴义务人未依法扣缴或者无法履行扣缴义务的,由扣缴义务人在所得发生地缴纳
- A.财产转让所得
- B.劳务报酬所得
- C.工资、薪金所得
- D.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 A.26.83
- B.23.83
- C.29
- D.24
- A.承包者获得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
- B.国家机关承受房屋用于对外从事饭店经营的
- C.对国有控股公司以部分资产投资组建新公司,且该国有控股公司占新公司股份65%以上的
- D.企业承受荒山土地使用权用于林业生产
- A.使用权
- B.经营权
- C.所有权
- D.占有权
- A.10000
- B.10820
- C.12050
- D.9000
- A.50
- B.18
- C.22
- D.48
- A.无息、贴息贷款合同
- B.发电厂与电网之间签订的电力购售合同
- C.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与社会福利单位的书据
- D.电网和用户之间签订的供用电合同
- A.签订房地产建筑合同之日起30日内
- B.自转让房地产合同签订之日起7日内
- C.向有关部门办理过户登记手续之日起7日内
- D.签订房地产转让合同且收回款项之日起10日内
- A.安装费不需要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 B.赠送的电风扇应视同销售缴纳企业所得税
- C.所得税应确认15213675.21元的收入
- D.所得税应确认15000000元的收入
- A.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 B.企业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持续时问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
- C.宣传媒介的收费,以应完工进度确认收入
- D.企业以买一赠一等方式组合销售本企业商品的,不属于捐赠,应将总的销售金额按各项商品的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摊确认各项的销售收入
- A.-99
- B.-149
- C.-179
- D.-51
- A.军需品生产企业占用耕地
- B.医院占用耕地
- C.农村居民占用耕地新建住宅
- D.铁路线占用耕地
- A.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费用化支出,可以计算摊销费用扣除
- B.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支出,准予摊销扣除
- C.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不准予摊销扣除
- D.在企业整体转让或清算时,外购商誉的支出,准予扣除
- A.7026.67
- B.7500
- C.13980
- D.15900
- A.1341
- B.1240.5
- C.1670
- D.1450.5
- A.防风固沙林
- B.薪炭林
- C.水土保持林
- D.水源涵养林
- A.转让定价管理
- B.成本分摊协议管理
- C.资本弱化管理
- D.关联申报管理
- A.20%
- B.30%
- C.50%
- D.100%
- A.90
- B.39.6
- C.44.4
- D.50.4
- A.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不足5年的无住所的外籍个人
- B.自2011年2月4日至2012年2月4日,一直在中国境内居住的无住所的外籍个人
- C.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也不在中国境内居住的侨居海外的华侨
- D.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也不在中国境内居住的港、澳、台同胞
- A.借款方以财产作抵押借款,抵押财产抵作借款的,涉及“借款合同”和“产权转移书据”税目的印花税
- B.财产保险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支付(收取)的保险费金额,包括所保财产的金额
- C.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的计税依据是承包总额扣除分包或转包金额后的余额
- D.印花税产权转移书据中的产权包括财产所有权、版权、商标专用权、非专利技术使用权、专有技术使用权
- A.车船税的纳税对象是指依法应当在车船登记管理部门登记的机动车辆和船舶
- B.依法不需要在车船登记管理部门登记的在单位内部场所行驶或者作业的机动车辆和船舶不是车船税的征税对象
- C.客车按照核定载客人数9人以下和9人(含)以上两档划分,递增税额
- D.乘用车的适用税额应遵循依排气量从小到大递增的原则
- A.12
- B.14
- C.17
- D.34
- A.印花税应纳税额不足一角的,按1元贴花
- B.营业账簿和权利许可证照实行按件贴花每件5元
- C.非专利技术转让合同属于财产转移书据
- D.代理人负有代理纳税义务
- A.0
- B.50
- C.70
- D.150
- A.19496.26
- B.20294.12
- C.21705.88
- D.25294.12
- A.以自有房屋作股投入本人经营的企业,需要征收契税
- B.非公司制企业,按照有关规定,整体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承受原企业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
- C.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房屋附属设施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应按每期付款的计征契税
- D.转让土地、房屋权属以外汇结算的,按照纳税义务发生当月一日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计算
- 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 B.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 C.未投入使用的机器设备
- D.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 A.120.2
- B.110.1
- C.122.6
- D.152.
- A.取得车船所有权或者管理权的当月
- B.取得车船所有权或者管理权的次月
- C.新购置的从购置使用的当月
- D.新购置的从购置使用的次月
- A.实行核定征税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也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 B.个人取得境外所得应自行申报纳税
- C.纳税人若采取邮寄方式申报纳税的,以税务机关收到邮件的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
- D.实行查账征税方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改为核定征收以后,在原征税方式下认定的年度经营亏损未弥补完的部分,可以再继续弥补
- A.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50%扣除
- B.投资者兴办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其费用扣除由投资者选择其中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中扣除
- C.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 D.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开发费用,以及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而购置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下的测试仪器和实验性装置的购置费,准予扣除
- A.按月或按季预缴的,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30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 B.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资产的计税基础、清算费用、相关税费,加上债务清偿损益等后的余额,为清算所得
- C.企业在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应当自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90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 D.被清算企业的股东从被清算企业分得的资产应按原投资成本确定计税基础
- 87
-
某企业2011年以320000元从境外关联公司购入一批产品,又将这批产品以250000元转售给非关联公司。假定该企业销售毛利率为20%。按照再销售价格法计算,该销售业务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 )元。
- A.15000
- B.12500
- C.10000
- D.11400
- A.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为25%
- B.企业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 C.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且取得所得与其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适用税率为25%
- D.在中国境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所得与其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适用税率为15%
- A.7200
- B.32800
- C.40000
- D.6000
- A.120
- B.175
- C.90
- D.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