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1732.69
- B.13912.69
- C.14113.13
- D.15112.88
- A.2933.17
- B.3228.28
- C.3478.17
- D.3528.28
- A.5730
- B.5735
- C.6735
- D.8915
- A.7406.65
- B.7516.65
- C.8407.31
- D.10587.31
- A.6880
- B.7080
- C.8850
- D.9120
- A.92.45
- B.93.71
- C.95.58
- D.96.28
- A.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无需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 B.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2万元
- C.实际发生的职工工会经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万元
- D.实际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9万元
- A.369.81
- B.374.84
- C.382.3
- D.385.1
- A.支付的广告费230万元
- B.支付银行借款的逾期罚息20万元
- C.支付新技术开发费100万元
- D.支付给贫困山区的捐赠款70万元
- A.全年应缴纳增值税698.05万元
- B.全年应缴纳消费税1965万元
- C.全年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266.31万元
- D.全年可直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税费为2929.36万元
- A.478.69
- B.498.69
- C.510.69
- D.523.69
- A.10.33
- B.13.44
- C.14.49
- D.14.65
- A.1.14
- B.1.18
- C.1.99
- D.3.14
- A.1.63
- B.1.7
- C.2.4
- D.2.63
- A.2.10
- B.4.94
- C.5.25
- D.6.00
- A.97
- B.112
- C.127
- D.128
- A.0
- B.4.8
- C.11.2
- D.16
- A.军事设施占用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
- B.农村居民占用耕地新建住宅免征耕地占用税
- C.公路、铁路线路占用耕地减半征收耕地占用税
- D.免征耕地占用税后,改变原占地用途不再属于免征情形的应补缴耕地占用税
- E.获准占用耕地的单位应当在收到土地管理部门的通知之日起30日内缴纳耕地占用税
- A.2011年应缴纳房产税为21600元
- B.修建仓库应缴纳耕地占用税30000元
- C.仓库租赁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为720元
- D.扩建港口应缴纳耕地占用税为60000元
- E.仓库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为1500元
- A.买卖装修的房屋,契税计税依据应包括装修费用
- B.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房屋,契税计税依据为房屋总价款
- C.减免承受国有土地使用权应支付的土地出让金,契税计税依据相应减免
- D.纳税人因改变土地用途而签订变更协议,契税计税依据为补缴的土地收益金
- E.房屋交换时,契税计税依据为房屋的价格差额
- A.个人购买经济适用房免征契税
- B.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的普通住房在法定税率基础上减半征收契税
- C.廉租住房经营管理单位购买住房作为廉租住房的免征契税
- D.公租房经营管理单位购买住房作为公租房的免征契税
- E.经济适用房经营管理单位回购经济适用住房作为经济适用住房房源的免征契税
- A.纯电动汽车
- B.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 C.燃料电池汽车
- D.非机动驳船
- E.残疾人专用摩托车
- A.李某退房应退还已缴纳的契税
- B.李某购房行为需要缴纳契税0.6万元
- C.李某应在办理契税纳税申报后7天内缴纳税款
- D.李某应向购置房屋所在地的契税征收机关办理契税纳税申报
- E.李某应在签订购房合同后7天内向征收机关办理契税纳税申报
- A.税种性质由财产与行为税改为财产税
- B.适当提高了税额标准
- C.征税环节从保有和使用环节改为保有钚节
- D.减免税范围相对缩小
- E.加强了税源控管力度
- A.政府出租的空余房产
- B.天然林保护工程房产
- C.继续使用的危险房产
- D.宗教寺庙中对外经营的房产
- E.施工期间在基建工地为其服务的临时性房产
- A.由承租人在合同约定开始日的次月起,按照房产余值缴纳房产税
- B.由出租人在合同约定开始日的次月起,按照房产余值缴纳房产税
- C.合同未约定开始日的,由承租人在合同签订的次月起依照房产余值缴纳房产税
- D.合同未约定开始日的,由出租人在合同签订的当月起依照房产余值缴纳房产税
- E.合同未约定开始日的,由承租人在合同签订的当月起依照房产余值缴纳房产税
- A.对多贴花的凭证,不予退税
- B.印花税应当在书立或领受时贴花
- C.对财产租赁合同的应纳税额超过1角但不足1元的,按1元贴花
- D.伪造印花税票,I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并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 E.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贈给政府、社会福利单位、学校、国有企业所立的书据免税
- A.税务登记证
- B.贴息贷款合同
- C.企业出租门店合同
- D.公司签订的审计咨询合同
- E.实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使用的营业账簿
- A.被兼并企业将房地产转让到兼并企业中
- B.个人之间互换自有居住用房地产
- C.房产所有人将房屋产权用于抵债的
- D.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建造商品房用于商业招租,不发生产权转移的
- E.土地使用者置换土地,未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手续,但享有使用权利且取得经济利益的
- A.房地产开发企业逾期开发缴纳的土地闲置费可以扣除
- B.对于分期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清算方式应保持一致
- C.货币安置拆迁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凭合法有效凭据计人拆迁补费
- D.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巳装修房屋,可以扣除的装修费用不得超过房屋原值的10%
- E.房地产开发企业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契税,应计入“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中扣除
- A.商品房销售合同
- B.土地使用权转itj合同
- C.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
- D.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 E.商标专用权转让合同
- A.个人接受好友无偿赠与房产的所得
- B.个人获得由银行支付的超过国家利率的揽储奖金
- C.个人在广告设计和发布过程中提供名义和形象取得的所得
- D.个人转让专利权过程中获得的违约金
- E.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顾客给予额外抽奖机会,个人的获奖所得
- A.在上一次选择汇箅清缴地点满5年
- B.所投资的企业必须是实行查账征收的企业
- C.变更地点前的3年内未发生偷税、欠税等行为
- D.上一次选择汇箅清缴地点未满5年,但汇箅淸缴地所办企业终止经营
- E.上一次选择汇箅清缴地点未满5年,但个人投资者终止投资
- A.书法家为企业题字获得的报酬
- B.杂志社记者在本社杂志发表文章获得的报酬
- C.电视剧制作中心的编剧编写剧本获得的报酬
- D.出版社的专业作者翻译的小说由该出版社出版获得的报酬
- E.报社印刷车间工作人员在该社报纸发表作品获得的报酬
- A.加强利息所得征收管理
- B.加强拍卖所得征收管理
- C.加强限售股转让所得征收管理
- D.加强企业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管理
- E.加强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所得征收管理
- A.将房产赠与子女
- B.转让无偿受赠的房产
- C.转让离婚析产房屋
- D.通过离婚析产的方式分割房屋产权
- E.居民个人出售自用3年的生活用房
- A.判断股权转让行为是否符合独立交易原则
- B.判断股权转让行为是否符合合理性经济行为及实际情况
- C.判断股权转让行为是否符合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和优惠政策
- D.判断股权转让过程中个人股东所提供的股权登记信息是否真实和完整
- E.判断股权转让过程中个人所得税内部控管机制是否严谨、管理链条是否完整
- A.企业按规定缴纳的财产保险费
- B.烟草企业实际发生的,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 C.工业企业向保险公司借人经营性资金的利息支出
- D.财产保险企业实际发生的,且占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12%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 E.人身保险企业实际发生的,且占当年全部保费收人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12%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 A.依法履行关联申报义务
- B.年度利润总额在500万元以上
- C.按规定准备、保存和提供同期资料
- D.年度发生的关联交易金额在4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 E.自签订预约定价安排协议之日起经营期不少于5年
- A.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 B.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支出
- C.融资租人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 D.经营租人固定资产的租赁费支出
- E.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 A.甲公司取得的乙公司资产的计税基础为6250万元
- B.乙公司取得的甲公司股权的计税基础为6000万元
- C.乙公司应确认资产转让所得250万元
- D.乙公司暂不确认资产转让所得
- E.甲公司应确认股权转让所得2500万元
- A.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超过扣除限额的,允许无限期结转到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 B.企业发生的符合确认条件的实际资产损失,在当年因某种原因未能扣除的,准予结转到以后年度扣除
- C.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创投企业,投资额可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足抵扣的,准予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内抵扣
- D.饮料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超过标准的部分,允许结转到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 E.企业购置符合规定的环境保护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当年应纳税额中抵免,不足抵免的,准予结转到以后5个纳税年度抵免
- A.违约金收入
- B.股息收入
- C.债务重组收入
- D.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
- E.逾期未退的包装物押金收入
- A.企业种植饮料作物取得的所得
- B.企业从事近海捕捞取得的所得
- C.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从省级人民政府取得的财政拨款收入
- D.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不征税收入孽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 E.企业受托从事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取得的所得
- A.转让股权收入,在签订股权转让合同时确认收入
- B.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的,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 C.提供初始及后续服务的特许权费,在提供服务时确认收入
- D.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的,根据实际收款日期确认收入
- E.为特定客户开发软件的收费,根据开发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
- A.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取得的所得
- B.经认证的新办软件企业第三个获利年度取得的所得
- C.当年未享受税收优惠的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生产企业取得的所得
- D.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 E.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
- A.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 B.己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箅
- C.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
- D.交易的完工时间能够可靠地确定
- E.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 A.在建制镇使用土地的个人为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义务人
- B.土地使用权权属纠纷未解决的,由税务机关根据情况确定纳税人
- C.纳税人尚未核发土地使用证书的,暂不纳税,核发土地使用证后再补缴税款
- D.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土地使用税适用税额标准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适当提高
- 52
-
2012年3月某公司在郊区新建设立一家分公司,共计占用耕地15000平方米,其中800平方米修建幼儿园、2000平方米修建学校,当地耕地占用税税额为20元/平方米。该公司应缴纳耕地占用税()元。
- A.244000
- B.260000
- C.284000
- D.300000
- A.以协议方式出让的,对于成交价格明显偏低的,应按照土地基准地价作为契税计税依据
- B.以竞价方式出让的,契税计税依据包括土地出让金、市政建设配套费及各种补偿费用
- C.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改为出让方式的,契税计税依据为补缴的土地出让金
- D.已购公有住房经补缴费用后成为完全产权住房的,契税计税依据为补缴的土地出让金
- A.125000
- B.150000
- C.475000
- D.500000
- A.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承受房屋免征契税
- B.因不可抗力丧失住房而重新购房的,免征契税
- C.房屋由县级人民政府征用后重新承受房屋权属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是否减免契税
- D.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房屋原属夫妻一方所有,变更为夫妻双方共有的,免征契税
- A.130
- B.1026
- C.1066
- D.1930
- A.取得车船所有权的次月
- B.合同、协议载明的车船交付日的次月
- C.购买车船的发票或其他证明文件所载日期的次月
- D.对未办理车船登记手续且无法提供车船购置发票的,由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核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 A.11.52
- B.12.16
- C.12.60
- D.12.80
- A.1
- B.2
- C.3
- D.10
- A.2000
- B.6400
- C.8000
- D.10000
- A.30
- B.60
- C.90
- D.120
- A.1500
- B.1800
- C.2600
- D.3000
- A.2050
- B.3030
- C.3050
- D.3550
- A.2%
- B.5%
- C.10%
- D.20%
- A.114
- B.296
- C.341
- D.476
- A.21500
- B.37500
- C.52440
- D.73995
- A.9.5
- B.10
- C.19
- D.20
- A.6320.55
- B.7266.72
- C.7199.44
- D.7374.38
- A.20460
- B.22440
- C.26400
- D.32940
- A.个人用限售股接受要约收购
- B.个人持有的限售股被司法扣划
- C.个人用限售股认购或申购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份额
- D.个人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系统或大宗交易系统转让限售股
- A.135000
- B.147000
- C.180000
- D.286000
- A.年金的个人缴费部分,在个人当月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允许扣除
- B.年金的企业缴费计人个人账户的部分,应视为个人一个月的工资,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适用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 C.按年缴纳年金的企业缴纳部分,在计税时不得还原到所属月份,应按照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 D.对因年金设置条件导致的已经计人个人账户的企业缴费不能归属个人的部分,巳经扣缴的个人所得税不得退还
- A.前次转让的交易价格及买方负担的相关税费
- B.参照同类或者类似条件下股权转让的成本核定
- C.按股权比例所对应的资产份额核定的前次股权转让收入
- D.前次转让的交易价格及买方负担的相关税费和卖方发生的相关税费
- A.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以独资企业资本金进行个人消费
- B.股份制企业以盈余公积转增股本,个人股东获利部分
- C.股份制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该企业的资本金进行个人消费
- D.股份制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从该企业借款,超过12个月仍未归还的借款
- A.交易行为发生地税务机关
- B.个人股东户籍所在地税务机关
- C.股权变更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
- D.个人股东经常居住地税务机关
- A.跟踪年度次年的3月1日之前
- B.跟踪年度次年的5月31日之前
- C.跟踪年度次年的6月20日之前
- D.跟踪年度当年的12月31日之前
- A.42
- B.52.5
- C.75
- D.87.5
- A.1.5
- B.1.62
- C.1.88
- D.2.03
- A.O
- B.7.5
- C.42.5
- D.50
- A.12.5
- B.15
- C.20
- D.25
- A.3.15
- B.49.50
- C.58.50
- D.70.00
- A.企业通过县级人民政府捐赠住房作为廉租住房的,属于税法规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 B.被取消公益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群众团体,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扣除资格
- C.捐蹭方无法提供捐贈的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证明的,可按市场价格开具捐赠票据
- D.公益性社会团体前三年接受捐贈总收人用于公益事业比例低于80%的,应取消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 A.改建费用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
- B.改建费用应从2011年1月进行摊销
- C.改建费用可以在发生当期一次性税前扣除
- D.改建费用应在3年的期限内摊销
- A.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 B.企业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时,可以采取专项申报的方式申报扣除
- C.企业申报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过程不符合税法要求并拒绝改正的,税务机关有权不予受理
- D.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不能在规定时限内报送相关资料的,经企业核实可以延期申报
- A.7
- B.9
- C.12
- D.22
- A.171.5
- B.178.5
- C.175
- D.196
- A.从事营利活动取得的收入
- B.因政府购买服务而取得的收入
- C.不征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 D.按照县级民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收入
- A.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 B.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 C.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售方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
- D.销售合同巳签订并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 A.450
- B.455
- C.455.50
- D.456.25
- A.A居民企业应确认股息收人225万元
- B.A居民企业应确认红利收入225万元
- C.A居民企业应增加该项投资的计税基础225万元
- D.A居民企业转让股权时不得扣除转增股本增加的2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