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简述教育的功能。
- 7
-
教育观
- 8
-
过渡期
- 9
-
幼儿教育小学化
- 10
-
个体社会化
- A.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进行教育
- B.让婴儿在一日生活中系统学习
- C.寓教于养,保教并重
- D.保教合一,完整教育
- 12
-
教学目标
- A.促进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 B.促进幼儿智、德、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 C.促进幼儿美、体、智、德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 D.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 A.《夸美纽斯教育论著全集》
- B.《理想国》
- C.《母育学校》
- D.《太阳城》
- A.中心综合法
- B.完整教学法
- C.分科教学法
- D.整个教学法
- A.父母决定论
- B.教师决定论
- C.环境决定论
- D.遗传决定论
- A.家族本位儿童观
- B.社会本位儿童观
- C.个人本位儿童观
- D.人类自然本位儿童观
- A.经济发展
- B.社会人口
- C.地理环境
- D.政治制度
- A.特殊的
- B.普通的
- C.唯一的
- D.少有的
- A.遗传素质
- B.环境
- C.教育
- D.个体主观能动性
- A.社会福利性和教育性
- B.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
- C.保教性和辅助性
- D.辅助性和社会性
- A.短期目标
- B.幼儿园教育目标
- C.活动目标
- D.中期目标
- A.以保为主,保教并重
- B.个别教育为主
- C.集体教育为主
- D.家园配合
- A.工业社会
- B.工业社会初期
- C.现代社会
- D.现代社会初期
- A.1827年
- B.1803年
- C.1837年
- D.1823年
- A.人本位儿童观
- B.家族本位儿童观
- C.社会本位儿童观
- D.自然本位儿童观
- A.《幼儿园教育纲要》
- B.《幼儿园工作规程》
- C.《幼儿园工作暂行管理条例》
- D.《未成年人保护法》
- A.体育、艺术、语言、常识、社会
- B.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 C.体育、德育、艺术、科学、社会
- D.健康、计算、社会、科学、艺术
- A.《爱弥儿》
- B.《教育漫话》
- C.《人的教育》
- D.《母亲读物》
- A.陶行知
- B.张雪门
- C.陈鹤琴
- D.张宗麟
- A.夸美纽斯
- B.卢梭
- C.洛克
- D.福禄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