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1

第 29 题 下列技能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 A.运动技能
  • B.阅读技能
  • C.运算技能
  • D.记忆技能
23

第 30 题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  )。

  • A.强化
  • B.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 C.消退
  • D.惩罚
  • E.分化与泛化
24

第 28 题 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

  • A.独特性
  • B.稳定性
  • C.综合性
  • D.复杂性
  • E.功能性
25

第 27 题 以卜属于学生群体差异的是(  )。

  • A.年龄差异
  • B.学习方式差异
  • C.兴趣差异
  • D.性别差异
  • E.社会文化差异
26

第 26 题 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  )。

  • A.复述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计划策略
  • D.监视策略
  • E.调节策略
27

第 24 题 以下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

  • A.教师指导
  • B.学习材料特性
  • C.媒体
  • D.认知结构
  • E.智力
28

第 25 题 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是(  )。

  • A.遗传
  • B.人际关系   __
  • C.社会环境
  • D.学校教育
29

第 23 题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可以从哪些方面人手?(  )

  • A.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 B.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 C.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 D.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 E.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30

第 22 题 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是(  )。

  • A.爱国主义情感
  • B.集体主义情感
  • C.义务感
  • D.责任感
  • E.事业感
31

第 21 题 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往工具是(  )。

  • A.语言符号系统
  • B.非语言符号系统
  • C.文字符号系统   __
  • D.情感系统
  • E.认知系统
33

第 20 题 诊断性评价多半是在(  )实施。

  • A.教学过程中
  • B.形成性评价之后
  • C.形成性评价之前   __
  • D.教学过程之后
35

第 17 题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

  • A.程序性知识
  • B.实用的知识
  • C.直观的知识
  • D.可应用的知识
36

第 16 题 对代数式a2-2ab+b2进行因式分解属于(  )的问题。

  • A.有结构
  • B.无结构
  • C.界定含糊
  • D.无固定答案
37

第 14 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以(  )为主。

  • A.主体学生
  • B.正常学生
  • C.非正常学生
  • D.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38

第 15 题 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

  •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39

第 13 题 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  )。

  • A.教师权威
  • B.教师感召力
  • C.师生关系
  • D.教师能力
40

第 12 题 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 A.斯皮尔曼
  • B.卡特尔
  • C.瑟斯顿
  • D.吉尔福特
41

第 10 题 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  )。

  • 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
  • B.教学媒体
  • C.教师的爱好   __
  • 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42

第 11 题 梦属于(  )。

  • A.有意想象
  • B.无意想象
  • C.再造想象
  • D.幻想   __
43

第 9 题 上位学习又称(  )。

  • A.类属学习
  • B.总括学习
  • C.并列结合学习   __
  • D.命题学习
44

第 8 题 “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

  • A.刻板效应
  • B.近因效应
  • C.晕轮效应
  • D.首因效应
45

第 7 题 青年初期是世界观(  )。

  • A.形成时期
  • B.初步形成时期
  • C.初步成熟时期
  • D.成熟时期
47

第 5 题 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 A.与生俱来的
  •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50

第 2 题 以下哪一项不是班杜拉重点研究的社会学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

  • A.攻击性行为
  • B.亲社会行为
  • C.性别角色的获得
  • D.观察能力
51

第 1 题 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

  • A.认知内驱力
  • B.附属内驱力
  • C.欲望内驱力
  • D.自我提高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