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
第 40 题 学习过程
- A.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 B.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 C.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 D.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 E.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 A.距离远近
- B.交往的频率
- C.态度的相似性
- D.个性的互补及外形
- E.时间的长短
- A.字词
- B.人名
- C.时间
- D.观念
- E.怎样骑车
- A.学生
- B.教师
- C.教学内容
- D.教学媒介
- E.教学环境
- A.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
- B.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
- C.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 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统一体
- E.学习策略是元认知
- A.使学生学会学习
- B.学会解决问题
- C.成为一个自主的、自我调控的有效的学习者
- D.获得很多知识
- A.内在动机
- B.外在动机
- C.生理性动机
- D.社会性动机
- E.主导动机
- A.积极的
- B.消极的
- C.和睦的
- D.对抗的
- E.排斥的
- A.例证
- B.外延
- C.名称
- D.属性
- A.假性失眠
- B.情境性失眠
- C.失律性失眠
- D.药物性失眠
- A.每天进行回顾
- B.有意义地呈现新材料
- C.有效地指导课堂作业
- D.布置家庭作业
- E.每周、每月都进行回顾
- A.组织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元认识策略
- D.复述策略
- A.卡普杰列夫
- B.桑代克
- C.乌申斯基
- D.维果茨基
- A.生活焦虑
- B.睡眠障碍焦虑
- C.交友焦虑
- D.考试焦虑
- A.极大的影响
- B.不大的影响
- C.积极的影响
- D.消极的影响
- A.1879
- B.1897
- C.1789
- D.1798
- A.课堂约定
- B.课堂行为准则
- C.课堂纪律
- D.课堂行为
- A.100
- B.150
- C.200
- D.50
- A.信息加工
- B.学习活动
- C.复杂记忆
- D.理解
- A.操作熟练
- B.操作整合
- C.操作模仿
- D.操作定向
- A.转换
- B.收集信息
- C.神经传导
- D.中枢加工
- A.学习需要
- B.学习准备
- C.学习目标
- D.学习期待
- A.替代性强化
- B.直接强化
- C.外在强化
- D.自我强化
- A.问题
- B.问题解决
- C.理解问题
- D.问题空间
- A.能力
- B.努力
- C.任务
- D.运气
- A.先高后低
- B.中间高两头低
- C.先低后高
- D.中间低两头高
- A.视象代码
- B.声象代码
- C.语义代码
- D.图式
- A.后天的饮食因素
- B.居住条件因素
- C.后天的环境因素
- D.教育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