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10)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1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

  • A.思维程序 
  • B.调查研究
  • C.检验假设 
  • D.论证假设
33

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 (  )。

  • A.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 
  • B.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
  • C.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 
  • D.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
34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

  • A.思维品质 
  • B.学习内容
  • C.学习结果 
  • D.知识技能
35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

  • A.监控与管理
  • B.准则与控制
  • C.限制性影响
  • D.限制与规范
37

看《西游记》时,在头脑中形成的孙悟空形象是(  )。

  • A.创造性想象 
  • B.空想
  • C.幻想 
  • D.再造性想象
38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是(  )。

  •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 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 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 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39

(   )会使学生经常处于比较过度的紧张状态,如考试中的怯场现象。

  • A.正常焦虑   
  • B.低度焦虑
  • C.中度焦虑   
  • D.高度焦虑
40

所谓的及时复习,是指应该(  )。

  •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 B.一周之后复习
  • C.考试前复习
  • D.当天复习
41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 A.刺激情境 
  • B.即定疑问
  • C.思维状态 
  • D.思维起点
4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 A.近景性内部动机
  • B.近景性外部动机
  • C.远景性外部动机
  • D.远景性内部动机
44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

  •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 B.社会性动机
  • C.间接性动机 
  • D.志向性动机
45

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  )。

  • A.会谈 
  • B.倾听
  • C.鼓励
  • D.询问
47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  )。

  • A.操作技能 
  • B.技巧
  • C.操作能力 
  • D.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