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A级》命题预测试卷(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9

根据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学校教育的第三个目标是 (  )

  • A.发展学生们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
  • B.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引导学生们独自运用各种题材
  • C.培养“经济地使用思想”
  • D.发展理智上的忠诚
21

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

  • A.斯金纳
  • B.罗杰斯
  • C.布鲁纳
  • D.弗洛伊德
22

学与教活动的主体是(  )

  • A.教师
  • B.学生
  • C.教学内容
  • D.教学方法
23

“迁移”一词最初来源于 (  )

  • A.罗杰斯
  • B.桑代克
  • C.斯金纳
  • D.奥苏贝尔
24

发展的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  )的过程。

  • A.分化与整合
  • B.同化与平衡
  • C.分化与对抗
  • D.对立与统一
25

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属于(  )

  • A.发散思维
  • B.独创性思维
  • C.创造性思维
  • D.动作思维
28

问题解决的第一个阶段是(  )

  • A.分析问题
  • B.提出假设
  • C.发现问题
  • D.检验假设
29

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  )

  • A.学校教育
  • B.家庭教育
  • C.个人倾向
  • D.社会影响
3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 A.生存需要
  • B.归属需要
  • C.尊重需要
  • D.自我实现的需要
32

课堂交往的性质是(  )

  • A.非正式交往
  • B.正式交往
  • C.同事交往
  • D.“一对一”交往
34

大脑神经兴奋消耗能量超出恢复过程而产生的疲劳是(  )

  • A.肌肉疲劳   
  • B.神经系统疲劳 
  • C.心理疲劳
  • D.感知疲劳
35

下列属于非正式学生群体的是(  )

  • A.团队组织
  • B.学习小组
  • C.学生宿舍的寝室
  • D.班级中的“团伙”
36

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之一是群体内部的 (  )

  • A.一致性
  • B.独立性
  • C.孤立性
  • D.依赖性
37

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是  (  )

  • A.华生
  • B.布鲁纳
  • C.布鲁姆
  • D.班杜拉
38

从学习动机内容的性质来划分,学习动机可分为(  )

  • A.外来动机和内在动机
  • B.正确的动机和错误的动机
  • C.直接动机和短近动机
  • D.间接动机和长远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