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
怎样理解学习?
- 11
-
简述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
- 12
-
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 13
-
简述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
- 14
-
遗忘曲线
- 15
-
水平迁移
- 16
-
智力技能
- 17
-
观察法
- 18
-
讲台效应
- A.聚会功能
- B.导向功能
- C.激励功能
- D.启动功能
- A.字面理解
- B.解释的理解
- C.创造性理解
- D.批判性理解
- A.新生论原理
- B.认知论原理
- C.道德论原理
- D.学习论原理
- A.变通性
- B.流畅性
- C.独创性
- D.独立性
- A.《教育目标分类》
- B.《教育心理学》
- C.《学习的条件》
- D.《教育过程》
- A.负迁移
- B.正迁移
- C.顺向迁移
- D.逆向迁移
- A.配置性评定
- B.形成性评定
- C.总结性评定
- D.有效性评定
- A.有意义接受学习
- B.无意义接受学习
- C.发现学习
- D.接受学习
- A.接受
- B.评审
- C.反应
- D.组织
- A.认知的需要8.交往的需要
- B.自我提高的需要
- C.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
- A.行为主义
- B.精神分析
- C.格式塔学派
- D.认知心理学
- A.比奈
- B.艾宾浩斯
- C.韦克斯勒
- D.卡姆雷
- A.强调形成学习结构
- B.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
- C.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 D.有意义接受学习
- A.类化
- B.恢复
- C.分化
- D.强化
- A.桑代克
- B.华生
- C.布鲁纳
- D.斯金纳
- A.原则充实
- B.水平充实
- C.垂直充实
- D.弹性充实
- 35
-
学习的意义表现在( )
- A.促进心理的成熟与发展
- B.获得好的成绩
- C.适应社会发展
- D.个体生活的需要
- A.原型启发
- B.学习迁移
- C.定势
- D.变式
- A.1803年
- B.1879年
- C.1903年
- D.1923年
- A.中等年龄的学生
- B.年龄上无明显差异
- C.年龄较大的学生
- D.年龄较小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