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考前冲刺试卷六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6

教育心理研究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

  • A.教育性原则 
  • B.客观性原则
  • C.系统性原则 
  •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7

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可以将动机分为(  )。

  • A.内在动机 
  • B.外在动机
  • C.生理性动机
  • D.社会性动机
19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哪几个阶段?(  )

  • A.关注生存阶段
  • B.关注自我阶段
  • C.关注情境阶段 
  • D.关注学生阶段
20

桑代克主张的三个学习律是(  )。

  • A.准备律 
  • B.因果律
  • C.练习律
  • D.效果律
21

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  )。

  • A.效果律 
  • B.运动律
  • C.准备律
  • D.练习律
  • E.认识律
22

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 A.华生 
  • B.桑代克
  • C.布鲁纳 
  • D.加涅
23

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 A.“ 好孩子” 取向阶段
  •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24

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

  • A.激发兴趣 
  • B.引起注意
  • C.丰富想象力 
  • D.分化概念
25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  )。

  • A.理论性学科 
  • B.应用性学科
  • C.具有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学科
  • D.边缘性学科
26

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  )。

  • A.课堂约定 
  • B.课堂行为规范
  • C.课堂纪律 
  • D.课堂行为
27

集体是群体发展的(  )。

  • A.最终结果 
  • B.中间环节
  • C.目标 
  • D.最高阶段
28

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

  • A.复述策略 
  • B.精加工策略
  • C.组织策略 
  • D.生成技术
29

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 A.讲解
  • B.观察
  • C.示范
  • D.练习
32

在学习动机的理论中,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是 (  )。

  • A.阿特金森 
  • B.马斯洛 
  • C.维纳 
  • D.班杜拉
34

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

  •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 B.痛苦不安
  • C.感到惴惴不安 
  • D.感到极端焦虑
35

与创造思维最密切的是(  ).

  • A.发散思维 
  • B.形象思维
  • C.逻辑思维
  • D.动作思维
37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

  • A.学与教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 B.教学的心理规律
  •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 D.学习的心理规律
40

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

  • A.提出共同的奋斗目标 
  • B.选出班干部队伍
  • C.形成健康的舆论 
  • D.开展有意义的集体活动
41

下面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  )。

  • A.物质性、协调性、简缩性 
  • B.适应性、协调性、简缩性
  •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 D.观念性、协调性: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