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考前冲刺试卷三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0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 B.与他人保持一致
  • C.被他人认可
  • D.与他人相接近
21

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

  • A.前运算阶级
  • B.感知运动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2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 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
  •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
  • D.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24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

  • A.先快后慢
  • B.先慢后快
  • C.先后一致
  • D.不快不慢
25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

  • A.积极的社会功能 
  • B.应有的责任能力
  •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 D.道德精神面貌
26

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 A.直觉 
  • B.想象
  • C.行为 
  • D.伦理
27

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

  • A.讲解 
  • B.观察
  • C.师范
  • D.练习
28

由特定团体的相对标准决定最终成绩的测验是(  )。

  • A.标准参照测验 
  • B.常模参照测验
  • C.描述性测验 
  • D.团体测验
29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

  • A.积极的社会功能
  • B.应有的责任能力
  •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 D.道德精神面貌
30

以下不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

  • A.教师的指导 
  • B.学习材料的特性
  • C.媒体
  • D.认知结构
31

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 B.指向性与集中性
  • C.指向性与分散性   
  • D.集中性与紧张性
32

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阶段是(  ).

  • A.内部言语 
  • B.活动定向
  • C.有声的外部言语
  • D.无声的外部言语
33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

  • A.行为系统 
  • B.意识特点
  • C.综合心理特征 
  • D.品德与修养
35

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是(  )。

  • A.教学程序 
  • B.教学过程
  • C.教学事项 
  • D.教学方法
36

教育心理学诞生于 (  )。

  • A.1903年 
  • B.1913年
  • C.1924年
  • D.1934年
38

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可逆阶段是在(  )。

  • A.2~5岁
  • B.6~7岁
  • C.B~10岁
  • D.11~12岁
39

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 A.与生俱来的
  • B.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