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预测试卷(五)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3

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

  • A. 教学事项
  • B. 教学方法
  • C. 教学情景
  • D. 教学媒体
  • E. 教学目的
24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包括(  )。

  • A. 操作性行为
  • B. 条件刺激
  • C. 获得与消退
  • D. 刺激泛化与分化
  • E. 无条件刺激
25

根据研究结果,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

  • A. 课前计划
  • B. 课堂教学过程
  • C. 课后评价
  • D. 课后检查
  • E. 课前组织
26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 教的心理活动
  • B. 学的心理活动
  • C. 教与学的互动机制
  • D. 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 E. 教师的心理发展特点
27

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

  • A. 动机原则
  • B. 程序原则
  • C. 因材施教原则
  • D. 强化原则
  • E. 结构原则
28

抑郁症的表现是(  )。

  • A. 情绪消极
  • B. 消极的认识倾向
  • C. 动机缺失、被动
  • D. 躯体上疲劳、失眠
  • E. 生活的压力
29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  )。

  • A. 家庭教养模式
  • B. 学校教育
  • C. 同辈群体
  • D. 隔辈群体
  • E. 遗传
30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包括( )。

  • A. 反馈过程
  • B. 学习过程
  • C. 教学过程
  • D. 评价/反思过程
  • E. 相互作用过程
32

知识直观的类型包括(  )。

  • A. 实物直观
  • B. 模象直观
  • C. 言语直观
  • D. 形象直观
  • E. 表象直观
33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 A. 教学方法
  • B. 教师
  • C. 学生
  • D. 学习过程
35

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  )。

  • A. 促进者和引导者
  • B. 领导者和参谋
  • C. 管理者
  • D. 示范者
36

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 A. 行为成分
  • B. 认知成分
  • C. 情感成分
  • D. 理智成分
37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

  • A. 消退
  • B. 刺激比较
  • C. 刺激泛化
  • D. 刺激分化
39

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 A. 词汇学习
  • B. 符号学习
  • C. 概念学习
  • D. 命题学习
40

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  )。

  • A. 避免失败者
  • B. 力求成功者
  • C. 自我实现者
  • D. 追求荣誉者
42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强化法”属于(  )。

  • A. 行为改变法
  • B. 认知改变法
  • C. 精神分析法
  • D. 运动改变法
43

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  )。

  • A. 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 B. 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 C. 正强化和负强化
  • D. 强化和惩罚
44

学习的主体因素指(  )。

  • A. 学生
  • B. 教师
  • C. 教学手段
  • D. 教学环境
45

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

  • A. 认知内驱力
  • B. 附属内驱力
  • C. 欲望内驱力
  • D. 自我提高内驱力
46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 A. 自主感对羞耻感
  • B. 主动感对内疚感
  • C. 勤奋感对自卑感
  • D.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47

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 A. 班杜拉
  • B. 斯金纳
  • C. 华生
  • D. 皮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