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四)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9

下列提问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是( )。

  • A.武汉市是否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
  • B.请说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 C.假如太阳请假,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 D.什么是心理学
20

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把强化分成( )。

  •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 C.正强化和负强化
  • D.强化和惩罚
22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包括( )。

  • A.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 B.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社会环境
  • C.父母性格、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 D.家庭教养模式、校风校纪、同辈群体
23

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 )。

  • A.教育目的服务的
  • 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
  • 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 D.当前工作服务的
24

下列教师促成的纪律属于结构的创设的是( )。 

  • A.规定限制
  • B.理解
  • C.协助
  • D.同情
27

( )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 A.学校
  • B.家庭
  • C.社会
  • D.工作单位
28

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 )。

  • A.算法式
  • B.推理式
  • C.启发式
  • D.演绎式
29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 A.认知成分
  • B.情感成分
  • C.行为倾向成分
  • D.认知与情感成分
30

关于人的学.习工作中精神状态和注意力的变化模式,说法错误的一种是( )。

  • A.先高后低
  • B.中间高两头低
  • C.先低后高
  • D.中间低两头高
32

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

  • A.联结阶段
  • B.认知阶段
  • C.自动化阶段
  • D.熟练阶段
33

下列不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一项是( )。

  • 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 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 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
  • 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34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

  • A.构造一种完形
  • 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35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的科学。

  • A.心理活动的规律
  • B.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 C.生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
  • D.行为活动的规律
36

青少年期一般指( )岁。

  • A.6~12
  • B.11~18
  • C.6~18
  • D.10~20
37

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 A.教学媒体
  • B.教师
  • C.学生
  • D.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