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考前冲刺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4

学生的学习内容有(  )。

  • A.知识、技能的掌握
  • B.学习策略的掌握
  • C.潜意识的挖掘
  • D.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 E.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15

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即(  )。

  • A.给定的条件
  • B.要达到的目标
  • C.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 D.存在的疑点
16

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常用的方法包括(  )。

  • A.发散思维训练
  • B.推测与假设训练
  • C.自我设计训练
  • D.头脑风暴训练
17

哪些人善于发现问题?(  )

  • A.个体的好奇心、求知欲望越强的
  • B.个体活动的积极性越高的
  • C.个体的知识经验越丰富的
  • D.个体的视野越开阔的
18

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是(  )。

  • 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
  • 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
  • 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
  • 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
  • E.举一反三
19

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教学评价分为(  )。

  • A.形成性评价
  • B.正式评价
  • C.非正式评价
  • D.配置性评价
  • E.诊断性评价
20

下列属于非正式评价的是(  )。

  • A.测验
  • B.问卷
  • C.观察
  • D.谈话
  • E.布置作业
21

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是(  )。

  • A.距离远近
  • B.交往的频率
  • C.态度的相似性
  • D.个性的互补及外形
  • E.时间的长短
22

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几个阶段?(  )

  • A.操作定向
  • B.操作模仿
  • C.操作整合
  • D.操作熟练
23

两任务的共同成分可能是(  )。

  • A.刺激
  • B.反应
  • C.环境线索
  • D.学习目标
  • E.态度
24

“形式训练说”所讨论的迁移实际上属于(  )。

  • A.正迁移
  • B.负迁移
  • C.特殊迁移
  • D.普遍迁移
26

根据认知同化学习论,从例证到规则的学习,属于(  )。

  • A.下位学习
  • B.上位学习
  • C.并列学习
  • D.组合学习
27

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

  • A.教学程序
  • B.教学过程
  • C.教学事项
  • D.教学方法
30

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  )。

  • A.集中与分散练习
  • B.整体与部分练习
  • C.模拟与实际练习
  • D.过分与适度练习
31

以下方法不属于教师能促进学生做笔记和复习笔记的是(  )。

  • A.讲演慢一点
  • B.重复复杂的主题材料
  • C.呈现做笔记的线索
  • D.在黑板上将所有信息罗列出来
34

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

  •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 B.学生听课效果
  • C.后进生的感受
  • D.人际关系的影响
37

由某种具体的情境引起的道德情感体验,从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分,主要是一种(  )。

  • A.直觉性道德情感体验
  • B.形象性道德情感体验
  • C.想象性道德情感体验
  • D.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
38

下列选项中属于结构良好问题的是(  )。

  • A.建筑设计
  • B.剧本创作
  • C.技术革新
  • D.演员根据剧本表演角色
40

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

  • A.联结阶段
  • B.认知阶段
  • C.自动化阶段
  • D.熟练阶段
41

下列各项属心理不健康表现的是(  )。

  • A.适应中学的学习与生活
  • B.乐于和同学交往
  • C.自尊自爱,奋发向上
  • D.被动的生活取向
43

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  )。

  • A.没有疾病
  • B.身体壮实
  •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 D.心理素质高
45

技能学习的前提是(  )的掌握。

  • A.基础性知识
  • B.概念性知识
  • C.科学知识
  • D.程序性知识
46

不属于严重程度上由低到高几类心理健康问题范畴的是(  )。

  • A.心理困扰
  • B.心理障碍
  • C.心理疾病
  • D.心理异常
47

下列(  )属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 A.认识定义的符号
  • B.熟练的运用定义
  • C.叙述定义的含义
  • D.背诵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