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深度预测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案例中,学校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 A.受教育权
  • B.人身自由权
  • C.隐私权
  • D.名誉权
3

学校的做法违反了什么法律?(  )

  • A.《义务教育法》
  • B.《教育法》
  • C.《未成年人保护法》
  • D.《教师资格条例》
5

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

  • A.及时复习
  • B.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 C.适当过度学习
  • D.多种感官相互协调
9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

  • A.时间
  • B.识记材料的性质
  • C.系列位置效应
  • D.学习程度
29

教师应采取(  )措施提高课堂群体的凝聚力。

  • A.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
  • B.培养群体认同感.
  • C.规定群体单一思想,
  • D.形成群体成员归属感
  • E.给予学生赞许与鼓励,形成力量感
30

焦虑症的表现是(  )。

  • A.紧张不安
  • B.忧心忡忡
  • C.集中注意困难
  • D.极端敏感
  • E.难以做决定
31

训练发散思维的一般方法有(  )。

  • A.用途扩散
  • B.过程扩散
  • C.结构扩散
  • D.方法扩散
  • E.形态扩散
32

学生学习的内容有(  )。

  • A.知识技能的掌握
  • B.学习策略的掌握
  • C.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 D.道德品质的培养
  • E.健康心理的培养
33

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  )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 A.激发求知欲
  • B.提示教学目标、
  • C.变化教学情境
  • D.评定学习结果
  • E.配合学生经验
34

根据问题的组织程度不同可以把问题分为(  )。

  • A.抽象问题
  • B.排列问题
  • C.转换问题
  • D.结构问题
  • E.无结构问题
35

与心智技能相比,操作技能的特点为(  )。

  • A.客观性
  • B.外显性
  • C.内隐性
  • D.延展性
  • E.展开性
36

下列属于非正式测验的是(  )。

  • A.观察
  • B.谈话
  • C.测验
  • D.问卷
  • E.案卷分析
37

垂直迁移的两种表现方式是(  )。

  • A.由内向外的迁移
  • B.自下而上的迁移
  • C.由外而内的迁移
  • D.自上而下的迁移
  • E.平行迁移
38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有(  )。

  • A.认知失调
  • B.家庭教养方式
  • C.定势
  • D.社会风气
  • E.同伴群体
39

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内部条件是(  )。

  • A.同伴群体
  • B.认知失调
  • C.态度定势
  • D.道德认知
  • E.社会风气
40

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

  • A.桑代克
  • B.苛勒
  • C.华生
  • D.布鲁纳
  • E.奥苏伯尔.
42

教师期望通过(  )四种途径影响课堂气氛。

  • A.接受
  • B.反馈
  • C.输入
  • D.认同
  • E.输出
43

抑郁症的表现是(  )。

  • A.情绪消极
  • B.消极的认识倾向
  • C.动机缺失、被动
  • D.躯体上疲劳、失眠
  • E.生活的压力
45

品德与态度共同的成分是(  )。

  • A.认知
  • B.情感
  • C.意志
  • D.行为倾向
  • E.需要
46

动机的功能有(  )。

  • A.激活功能
  • B.选择功能
  • C.指向功能
  • D.控制功能
  • E.强化功能
47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  )。

  • A.自身成败经验
  • B.替代经验
  • C.情绪唤醒
  • D.言语暗示
  • E.个体的品德
48

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  )。

  • A.形式训练说
  • B.共同要素说
  • C.经验类化说
  • D.认知结构说
  • E.关系转换说
49

由于反映活动形式的不同,知识可以分为(  )与程序性知识。

  • A.陈述性知识
  • B.实用性知识
  • C.抽象性知识
  • D.直观性知识
50

“闻一知十”属于学习中的(  )现象。

  • A.定势
  • B.功能固着
  • C.迁移
  • D.创造性
51

一般来说,由(  )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 A.内在动机
  • B.外在动机
  • C.交往动机
  • D.无意识动机
54

“功能固着”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 A.邓克尔
  • B.陆钦斯
  • C.托兰斯
  • D.西蒙
55

现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  )。

  • A.模象直观
  • B.实物直观
  • C.形象直观
  • D.感性直观
56

下列选项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 A.无目的地幻想
  • B.穿衣等自动化操作
  • C.比较
  • D.发明创造
64

按认知与期待理论,(  )。

  • A.动机力量=效价×期待
  • B.动机力量=抱负×期待
  • C.动机力量=效价×目标
  • D.动机力量=抱负×目标
65

以下情况中,属于肯定性训练的是(  )。

  • A.呈现厌恶刺激
  • B.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 C.消除敏感反应
  • D.消除肌肉紧张
67

(  )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 A.教师领导风格
  • B.班级
  • C.学校
  • D.年级
70

小红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

  • A.认知内驱力
  •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 C.附属的内驱力
  • D.求知欲
72

根据经典条件作用论,食物引发的狗的唾液分泌反应是(  )。

  • A.中性反应
  • B.条件反应
  • C.无条件反应
  • D.操作反应
73

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  )。

  • A.符号学习
  • B.概念学习
  • C.命题学习
  • D.上位学习
74

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

  • A.抽象思维
  • B.概括思维
  • C.形象思维
  • D.逻辑思维
76

教师被人们誉为“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扮演了(  )角色。

  • A.“家长代理人”
  • B.“知识传授者”
  • C.“学生楷模”
  • D.“纪律的维护者”
77

“杯弓蛇影”反应的是一种(  )现象。

  • A.刺激泛化
  • B.刺激分化
  • C.刺激比较
  • D.行为强化
78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 A.学生
  • B.教师
  • C.教学过程
  • D.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