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深度预测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中学生什么思维占优势?(  )

  • A.直觉动作思维
  • B.具体形象思维
  • C.抽象逻辑思维
  • D.聚合思维
2

圆的面积S=Tr2,这属于(  )。

  • A.符号学习
  • B.概念学习
  • C.命题学习
  • D.下位学习
3

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

  • A.分析
  • B.综合
  • C.概括
  • D.系统化
4

教师应该如何增强挫折承受力?(  )

  • A.教会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 B.让学生学会总结经验教训
  • C.调节抱负水平
  • D.改善挫折情境
28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

  • A.相似性
  • B.材料特性
  • C.原有认知结构
  • D.教学途径
  • E.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29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规范,包括(  )。

  • A.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 B.口头的规范
  • C.潜意识遵循的规范
  • D.成文的正式规范
  • E.书面规范
30

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有(  )。

  • A.教师的领导方式
  • B.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 C.班级的规模
  • D.班级的性质
  • E.教师的情绪状态
31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  )。

  • A.获得
  • B.同化
  • C.转化
  • D.顺应
  • E.评价
32

下列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

  • A.演唱
  • B.文学创作
  • C.打球
  • D.运算
  • E.开车
33

下列属于教师促成纪律中结构创设的是(  )。

  • A.指导
  • B.奖励
  • C.协助
  • D.操纵
  • E.征求学生意见
34

对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心理学家有(  )。

  • A.奥苏伯尔
  • B.班杜拉
  • C.安德森
  • D.加特纳
  • E.吉克
35

小明为了获得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他的学习动机是(  )。

  • A.低级动机
  • B.高级动机
  • C.外在的学习动机
  • D.内部的学习动机
  • E.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7

根据学习的内容分类可以把学习分为(  )。

  • A.意义学习
  • B.行为规范的学习
  • C.技能的学习
  • D.知识的学习
  • E.接受学习
38

教学的社会环境包括(  )。

  • A.课堂纪律
  • B.课堂气氛
  • C.教学设施
  • D.师生关系
  • E.同学关系
39

布鲁巴奇等人在1994年提出的四种反思方法包括(  )。

  • A.反思日记
  • B.详细描述
  • C.交流讨论
  • D.关注问题
  • E.行动研究
40

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

  • A.教学事项
  • B.教学方法
  • C.教学情境
  • D.教学媒体
  • E.教学目的
41

中学生焦虑症状产生的原因有(  )。

  • A.学业压力
  • B.家长过高的期望值
  • C.个人过分地争强好胜
  • D.学业多次失败的体验
  • E.社会竞争的加剧
42

奥苏伯尔认为,先行组织者可分为(  )。

  • A.程序性组织者
  • B.命题性组织者
  • C.陈述性组织者
  • D.辨别性组织者
  • E.比较性组织者
43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有(  )。

  • A.发现教学
  • B.程序教学
  • C.情境教学
  • D.合作学习
  • E.掌握学习
44

表征知识的主要方式有(  )。

  • A.概念
  • B.命题
  • C.诫象
  • D.图式
  • E.组块
45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

  • A.上位学习
  • B.概念学习
  • C.下位学习
  • D.命题学习
  • E.并列结合学习
46

依据福勒和布朗的研究,教师的成长可分为(  )。

  • A.关注发展阶段
  • B.关注情境阶段
  • C.关注学生阶段
  • D.关注生存阶段
  • E.关注自身阶段
47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有(  )。

  • A.获得与消退
  • B.正强化与负强化
  • C.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 D.惩罚
  • E.刺激泛化与分化
51

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

  •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一’
  •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52

教师反思的四种方法是(  )提出的。

  • A.布鲁纳
  • B.布卢姆
  • C.布鲁巴奇
  • D.波斯纳
53

(  )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

  • A.教学计划
  • B.教学大纲
  • C.教材
  • D.课程表
54

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 A.认知成分
  • B.情感成分
  • C.意志成分
  • D.行为成分
55

“砖能做什么”属于(  )发散思维。

  • A.用途扩散,
  • B.结构扩散
  • C.方法扩散
  • D.形态扩散
56

常常用来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  )。

  • A.群体舆论
  • B.群体规范
  • C.群体凝聚力
  • D.群体向心力
57

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58

原型定向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  )。

  • A.活动定向阶段
  • B.物质与物质化阶段
  • C.内部言语阶段
  • D.外部言语阶段
60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可以将迁移划可分为(  )。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 B.同化性迁移与顺应性迁移
  •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61

教学目标侧重于过程或探索知识经验,则宜选择(  )。

  • A.发现学习
  • B.接受学习
  • C.合作学习
  • D.掌握学习
62

斯金纳是著名的(  )心理学家。

  • A.行为主义
  • B.认知主义
  • C.建构主义
  • D.人本主义
63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  )三大要素的相互协凋。

  • A.教师、学生、课堂情境
  • B.班风、纪律、学生
  • C.教师、教学设备、学生
  • D.教师、学生、纪律
65

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是(  )。

  • A.引起学生注意
  • B.提示教学目标
  • C.引起先前经验
  • D.呈现教学内容
66

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即迁移产生的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  )。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 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 D.一般迕移与具体迁移
68

以下内容中不能发生迁移的是(  )。

  • A.性格
  • B.气质
  • C.能力
  • D.情感和态度
69

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则宜选择(.)。

  • A.发现学习
  • B.接受学习
  • C.合作学习
  • D.掌握学习
71

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就能引起的反应叫(  ) 。

  • A.中性反应
  • B.条件反应
  • C.无条件反应
  • D.操作反应
73

学习“工作总量=35作效率×工作时间”,这是(  )。

  • A.规则学习
  • B.概念学习
  • C.辨别学习
  • D.问题解决学习
74

两种学习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

  • A.正迁移
  • B.负迁移
  • C.横向迁移
  • D.纵向迁移
76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

  • A.蜜蜂采蜜
  • B.猴子练习攀爬
  • C.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
  • D.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