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A级》命题预测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9

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 (  )

  •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 C.正强化和负强化
  • D.强化和惩罚
20

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  )

  • A.外显性
  • B.客观性
  • C.观念性
  • D.展开性
23

教师的批评与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__________ 。

  • A.关系密切
  • B.关系不明显
  • C.存在负相关
  • D.有利有弊
26

认知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作是头脑中形成 的过程 (  )

  • A.问题结构
  • B.问题线索
  • C.问题内容
  • D.问题空间
27

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则重选择__________

  • A.发现学习
  • B.接受学习
  • C.合作学习
  • D.掌握学习
28

在操作的模仿阶段,动作的控制主要靠(  )

  • A.听觉控制
  • B.视觉控制
  • C.触觉控制
  • D.动觉控制
29

根据小学评价的严谨程度,可分为___________。

  • A.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
  • B.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评价
  • C.配置性和诊断性评价
  • D.正式和非正式评价
31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  )

  • A.自我中心性
  • B.客体永久性
  • C.守恒性
  • D.可验证性
32

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教学策略是__________

  • A.合作学习
  • B.情境教学
  • C.发现学习
  • D.程序教学
33

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

  • A.兴趣
  • B.认知内驱力
  • C.求知欲
  • D.成功感
36

下列哪一项属于“问题解决”。(  )

  •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 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
  • C.用一个词来造句
  • D.荡秋千
38

下列哪个过程属于问题解决?__________ (  )

  • A.吃饭穿衣
  • B.漫无目的的幻想
  • C.猜谜语
  • D.回忆电话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