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B级)押密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我国学者认为,智力的基本构成因素包括(  )

  • A.注意力
  • B.观察力
  • C.记忆力
  • D.思维力
  • E.想象力<span></span>
14

适应智力差异的教学方式有(  )

  • A.掌握学习
  • B.发现学习
  • C.个别指示教学
  • D.分组指示教学
  • E.个人化教学系统
15

智力三元论认为智力的构成包括(  )

  • A.成分性智力
  • B.经验性智力
  • C.反馈性智力
  • D.认知性智力
  • E.情景性智力<span></span>
16

根据班杜拉的观点,个体自我效能感的来源不包括(  )

  • A.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 B.替代性经验
  • C.间接经验
  • D.言语劝说
17

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方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 A.提高学生的智慧潜能
  • B.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 C.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
  • D.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的技巧
  • E.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span></span>
18

我国传统教育心理学将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分为(  )

  • A.知识的理解
  • B.知识的记忆
  • C.知识的巩固
  • D.知识的运用
  • E.知识的评价,<span></span>
19

成员之间在课堂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就构成了(  )

  • A.课堂情境
  • B.课堂气氛
  • C.人际关系
  • D.群体因素<span></span>
20

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监控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  )

  • A.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 B.变化阅读的速度
  • C.容忍模糊
  • D.猜测<span></span>
22

在教师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学生的固定形象是(  )

  • A.评价性学生观
  • B.移情性学生观
  • C.刻板印象
  • D.皮格马利翁现象<span></span>
23

格式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不包括(  )

  • A.桑代克
  • B.韦特海默
  • C.苛勒
  • D.考夫卡
25

归因研究开始的标志是(  )

  • A.《自尊心的养成》一书的出版
  • B.《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的出版
  • C.《教育过程》一书的出版
  • D.《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一文的发表
26

有运动觉参加时记忆效果最理想的智力类型是(  )

  • A.记忆型
  • B.混合型
  • C.运动觉型
  • D.视觉型<span></span>
27

在吉尔福特提出的创造性思维的指标中,所谓的变通性是指(  )

  • A.产生许多符合要求的答案的能力
  • B.对某一问题变换研究角度的能力
  • C.反映答案的新颖和别致程度的能力
  • D.探求问题多种答案的思维
28

个体认为失败是无法避免的,这种观念是(  )

  • A.悲观感
  • B.习得性无助
  • C.自卑感
  • D.失败感
30

品德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这是就个人的哪一方面而言的(  )

  • A.道德意识
  • B.道德行为
  • C.道德面貌
  • D.道德情感<span></span>
31

教师的指导属于影响学习迁移的(  )

  • A.主体因素
  • B.客体因素
  • C.无关因素
  • D.主导因素
32

个人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看法就是(  )

  • A.自我概念
  • B.自尊
  • C.自卑
  • D.意识<span></span>
33

桑代克把自己的心理学称为(  )

  • A.认知主义心理学
  • B.联结主义心理学
  • C.行为主义心理学
  • D.人本主义心理学<span></span>
34

以“发生认识论”为其理论核心的心理学家是(  )

  • A.皮亚杰
  • B.霍尔
  • C.洛克
  • D.斯金纳<span></span>
35

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

  • A.桑代克
  • B.巴甫洛夫
  • C.斯金纳
  • D.班杜拉<span></span>
36

不属于学习策略定义的观点是(  )

  • A.学习策略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
  • B.学习策略是一切学习活动的指导
  • C.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
  • 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span></span>
37

在一个班级与小组内部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属于(  )

  • A.群体内竞争
  • B.群体间竞争
  • C.个体竞争
  • D.团体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