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
课堂管理
- 9
-
发育性学习障碍
- 10
-
元认知体验
- 12
-
教育心理学
- 13
-
自我意识
- 19
-
动机产生的外在条件是 。
- A.反思日记
- B.详细描述
- C.交流讨论
- D.行动研究
- A.行为对抗
- B.认知失调
- C.拉帮结伙
- D.情感冲突
- A.准备律
- B.因果律
- C.练习律
- D.效果律
- A.观察法
- B.归纳法
- C.调查法
- D.演绎法
- A.内在动机
- B.外在动机
- C.生理性动机
- D.社会性动机
- A.教学内容
- B.学生特点
- C.教师特点
- D.教学环境
- A.成熟
- B.练习和经验
- C.社会性经验
- D.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功能
- A.教育性原则
- B.客观性原则
- C.系统性原则
-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A.自我报告
- B.直接观察
- C.测验
- D.教师或同伴的评定
- A.关注生存阶段
- B.关注自我阶段
- C.关注情境阶段
- D.关注学生阶段
- A.课堂约定
- B.课堂行为规范
- C.课堂纪律
- D.课堂行为
- A.主要因素
- B.辅助因素
- C.外部互动因素
- D.环境因素
- 35
-
集体是群体发展的( )。
- A.最终结果
- B.中间环节
- C.目标
- D.最高阶段
- A.连锁性感染
- B.互相监督
- C.互相帮助
- D.遵守纪律
- A.维持动机作用
- B.促进和维持功能
- C.思想教育作用
- D.培养纪律功能
-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 B.只具有小集团意义
- C.具有依赖兴趣的作用
- D.没有政治意义
- A.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 B.养成竞争意识
- C.导致教师管理公正
- D.促进团结协作
-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 B.师生互动策略
-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 D.合作学习策略
- A.教学程序
- B.教学过程
- C.教学事项
- D.教学方法
- A.思维品质
- B.学习内容
- C.学习结果
- D.知识技能
- A.比较不稳定的
-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 C.时稳时变的
- D.比较稳定的
- A.操作技能
- B.技巧
- C.操作能力
- D.能力
- A.1903
- B.1908
- C.1913
- D.1924
- A.《大教学论》
- B.《人是教育的对象》
- C.《教育心理学》
- D.《教育心理大纲》
-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 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 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 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