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七)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8

由特定团体的相对标准决定最终成绩的测验是( )。

  • A.标准参照测验
  • B.常模参照测验
  • C.描述性测验
  • D.团体测验
29

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

  • A.激发兴趣
  • B.引起注意
  • C.丰富想象力
  • D.分化概念
31

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

  • A.教师随堂评价
  • B.教师自编测验
  • C.随堂考试
  • D.课堂提问测验
36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

  • A.信息加工
  • B.学习活动
  • C.复杂记忆
  • D.理解
37

下列因素中,哪种因素引起的行为的持久变化属于学习?( )

  • A.有机体的成熟
  • B.适应与创伤
  • C.疲劳
  • D.个体的经验
40

一般而言,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的是将学习成败归因于( )。

  • A.努力程度
  • B.能力高低
  • C.任务难度
  • D.运气好坏
43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 A.刺激情境
  • B.即定疑问
  • C.思维状态
  • D.思维起点
45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

  •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 B.社会性动机
  • C.间接性动机
  • D.志向性动机
46

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错误的一种是( )。

  • A.态度学习迁移
  • B.情感迁移
  • C.知识与技能迁移
  • D.气质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