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0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

  • A.作出分析
  • B.作出判断
  • C.进行评估
  • D.作出决策
31

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 )。

  • A.行为对抗
  • B.不团结,不信任
  • C.拉帮结伙
  • D.互相为难
32

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 )。

  • A.极大的影响
  • B.不大的影响
  • C.积极的影响
  • D.消极的影响
33

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

  • A.有影响
  • B.没有影响
  • C.几乎没有影响
  • D.有实质性影响
34

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 A.与生俱来的
  •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36

奥苏伯尔认为,对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学习是( )。

  • A.公式学习
  • B.命题学习
  • C.原理学习
  • D.推理学习
37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的、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

  • A.智力技能
  • B.思维品质
  • C.思维程序
  • D.能力或特性
39

下面体现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

  •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
  • 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
  • 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
  • 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
40

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 B.指向性与集中性
  • C.指向性与分散性
  • D.集中性与紧张性
42

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

  • A.卡特尔
  • B.奥尔波特
  • C.霍兰德
  • D.斯坦伯格
46

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 )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 A.诊断性评价
  • B.形成性评价
  • C.总结性评价
  • D.非正式评价
47

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干扰?( )

  • A.消退和干扰抑制
  • B.倒摄和干扰抑制
  • C.前摄和消退抑制
  • D.前摄和倒摄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