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预测试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1

构成品德心理结构的基本成分是( )。

  • A.知
  • B.情
  • C.意
  • D.行
  • E.态度
23

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有( )。

  • A.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 B.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 C.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 D.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 E.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24

引起学生注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教师应如何来引导学生的注意?( )

  • A.激发求知欲
  • B.唤起先前经验
  • C.变化教学情境
  • D.配合学生经验
25

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往工具是( )。

  • A.语言符号系统
  • B.非语言符号系统
  • C.文字符号系统
  • D.情感系统
  • E.认知系统
26

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是( )。

  • A.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
  • B.教师对测验准备不够充分
  • C.测验太简单,题量小
  • D.教师不关心学生知识水平而使题过复杂或过简单
  • E.教师对测验的项目分类比例不一致
27

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 )。

  • A.主观主义
  • B.客观主义
  • C.环境主义
  • D.强化
  • E.发现学习
28

以下属于学生群体差异的是( )。

  • A.年龄差异
  • B.学习方式差异
  • C.兴趣差异
  • D.性别差异
  • E.社会文化差异
29

观察法的记录方式包括( )。

  • A.项目检核表
  • B.双向表
  • C.评定量表
  • D.轶事记录
30

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 )。

  • A.强化的内驱力
  • B.认知的内驱力
  • C.好奇的内驱力
  • 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 E.附属的内驱力
31

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 )。

  • A.自我认识
  • B.自我体验
  • C.自我监控
  • D.自我感觉
  • E.自我调节
32

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错误的是( )。

  • A.态度学习迁移
  • B.情感迁移
  • C.知识与技能迁移
  • D.气质迁移
33

( )内驱力将学业成就看做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 A.学习
  • B.认知
  • C.自我提高
  • D.附属
37

“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

  • A.刻板效应
  • B.近因效应
  • C.晕轮效应
  • D.首因效应
38

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 )。

  • A.可用因素
  • B.微弱因素
  • C.重要因素
  • D.利弊兼有的因素
39

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

  • A.行为参照
  • B.省力
  • C.服从
  • D.强迫
40

某学生智商为100表示( )。

  • A.较低智力
  • B.中等智力
  • C.较高智力
  • D.非凡智力
43

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属于( )。

  • A.识记技能
  • B.心智技能
  • C.操作技能
  • D.认知技能
44

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 )。

  • A.集中与分散练习
  • B.整体与部分练习
  • C.模拟与实际练习
  • D.过分与适度练习
45

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

  • A.积极作用
  • B.消极作用
  • 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
  • D.没有作用
46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

  • A.程序性知识
  • B.实用的知识
  • C.直观的知识
  • D.可应用的知识
47

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的抑制作用叫( )。

  • A.前摄抑制
  • B.倒摄抑制
  • C.消退抑制
  • D.超限抑制
49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 A.近景性内部动机
  • B.近景性外部动机
  • C.远景性内部动机
  • D.远景性外部动机
51

( )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 A.奥苏伯尔
  • B.桑代克
  • C.贾德
  • D.格式塔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