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
答案分析:
- 8
-
变式
- 9
-
关键词法
- A.注意力
- B.动机
- C.情感
- D.意志
- A.认知内驱力
- B.附属内驱力
- C.欲望内驱力
- D.自我提高内驱力
- A.记忆能力
- B.语言能力
- C.思维能力
- D.行走能力
- A.获得
- B.消退
- C.分化
- D.泛化
- A.现行的智力测验所评估的智力代表了与学业成就有关的能力
- B.智力测验的操作必须规范
- C.现行智力测验的结果能预测未来事业的成就或生活美满
- D.智力测验的结果解释必须慎重
- A.专业知识
- B.教育学知识
- C.心理学知识
- D.相关学科知识
- A.信度
- B.效度
- C.难度
- D.区分度
- A.极大的影响
- B.不大的影响
- C.积极的影响
- D.消极的影响
- A.斯金纳
- B.巴甫洛夫
- C.艾里斯
- D.雅各布松
-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 B.师生互动策略
-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 D.合作学习策略
-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 B.师生互动策略
-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 D.合作学习策略
- A.漫无目的地幻想
- B.走路
- C.联想
- D.发明创造
- A.元认识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资源管理策略
- D.认知策略
- A.认知
- B.联结
- C.自动化
- D.内化
- A.程序教学
- B.组织教学
- C.个别化教学
- D.指导教学
- 31
-
智商的计算公式是( )。
- A.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 B.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 C.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 D.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 32
-
加涅提出了( )模式。
- A.积累学习
- B.发现学习
- C.观察学习
- D.接受学习
- A.实验法
- B.测验法
- C.调查法
- D.观察法
- A.1879
- B.1897
- C.1789
- D.1798
- A.场依存型
- B.发散型
- C.冲动型
- D.沉思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