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情绪
- 7
-
升华
- 9
-
教学效能感
- 10
-
离差智商
- 11
-
发散思维
- A.正常的心理活动必须具备正常的生理基础和遗传素质
- B.遗传奠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但不能限定发展的过程以及所达到的程度
- C.环境和教育规定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 D.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无论何时何地都起主导作用
- A.社会心理学
- B.应用心理学
- C.发展心理学
- D.比较心理学
- A.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一种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 B.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
- C.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来实施
- D.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辅的原则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 B.发展性原则
-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 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 A.巴甫洛夫
- B.桑代克
- C.华生
- D.桑代克
- A.顺向迁移
- B.横向迁移
- C.正迁移
- D.一般迁移
- A.正强化的性质与奖励相同,负强化的性质与惩罚相同
- B.奖与惩两种手段使用的目的相同,都是制止某种不当的行为
- C.在教育中,可以多使用施与式惩罚,多使用剥夺式惩罚
- D.在教育上使用惩罚时,只有在积极的目的下,使之符合负强化的原理,惩罚才会产生教育价值
- A.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 B.关键期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
- C.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能证实关键期的存在
- D.在发展的关键期间,如果能在一定时间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就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地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
- A.感知一动作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A.23
- B.28
- C.26
- D.25
- A.智力激励法
- B.信息交合法
- C.联想法
- D.综摄法
- A.情感
- B.情操
- C.心境
- D.情绪
- A.有崇高的理想信念
- B.宽广的胸襟
- C.宽阔的眼界
- D.广博的知识
- A.算法式策略
- B.启发式策略
- C.规则式策略
- D.计划式策略
- A.感觉后效
- B.感觉变化
- C.感觉对比
- D.感觉适应
- A.双避动机冲突
- B.双趋动机冲突
- C.趋避动机冲突
- D.原则性动机冲突
- A.温尔尼克
- B.艾宾浩斯
- C.布洛卡
- D.洛克
- A.对象的性质
- B.作用范围
- C.起源
- D.内容的意识程度
- A.因变量
- B.无关变量
- C.自变量
- D.调节变量
- A.1896
- B.1867
- C.1897
- D.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