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心理学》预测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0

儿童在熟悉了“白菜”、“豆角”和“黄瓜”这类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属于(  )。

  • A.下位学习
  • B.上位学习 
  • C.组合学习
  • D.派生类属学习 
11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不能回忆或再认的主要原因是(  )。

  • A.无适当提取线索
  • B.信息相互干扰 
  • C.痕迹消退
  • D.压抑 
13

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一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二是(  )。

  • A.说到做到
  • B.敬业精神 
  • C.热心和同情心
  • D.重义气讲交情 
14

马斯洛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其中被称为成长需要的是(  )。

  • A.生理需要
  • B.安全需要 
  • C.归属和爱的需要
  •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7

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  )。

  • A.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 B.由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 C.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18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是气质具有(  )。

  • A.可塑性
  • B.稳定性 
  • C.天赋性
  • D.动力特性 
19

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的成就测验和(  )。

  • A.教师随堂评价
  • B.教师自编测验 
  • C.随堂考试
  • D.课堂提问测验 
20

下列哪个不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

  • A.流畅性
  • B.变通性
  • C.科学性
  • D.独创性
21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 B.综合课程理论 
  •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23

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 B.不均衡性 
  • C.稳定性和可变性
  • D.个别差异性
24

关于程序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激活速度较慢
  • B.通过观察行为测量
  • C.不发出行为指令
  • D.提取需有意识搜寻
25

下列策略中,不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是(  )。

  • A.缩减和编歌诀
  • B.谐音联想法
  • C.关键词法
  • D.利用表格
26

口渴会促使个体作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

  • A.导向功能 
  • B.激活功能 
  • 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 
  • D.强化功能 
27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核心是(  )。

  • A.无关刺激 
  • B.中性刺激 
  • C.无条件刺激 
  • D.强化 
29

对知识最好的复习方法是(  )。

  • A.有意识记
  • B.多种感官参与
  • C.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 D.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