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0

学生间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  )。

  • A.场独立与场依存
  • B.自我型与开放型
  • C.沉思型与冲动型
  • D.安静型与兴奋型
  • E.辐合型与发散型
21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突出表现在(  )。

  • A.社会性认知
  • B.社会性情感
  • C.社会性行为
  • D.社会性交往
22

客观题包括以下哪些题型?(  )

  • A.选择题
  • B.完形填空
  • C.匹配
  • D.是非题
23

以下关于教学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者没有关系
  • B.两者既有关系又有区别
  • C.两者完全等同
  • D.教学评价以测量、测验的客观描述为基础
  • E.测量和测验的结果通过教学评价来判断
24

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  )。

  • A.强化的内驱力
  • B.认知的内驱力
  • C.好奇的内驱力
  • 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 E.附属的内驱力
25

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是(  )。

  • A.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
  • B.教师对测验准备不够充分
  • C.测验太简单,题量小
  • D.教师不关心学生知识水平而使题过复杂或过简单
  • E.教师对测验的项目分类比例不一致
27

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

  • A.物质性
  • B.内潜性
  • C.展开性
  • D.外显性
  • E.简缩性
28

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属于(  )。

  • A.自上而下的迁移
  • B.自下而上的迁移
  • C.正迁移
  • D.负迁移
  • E.水平迁移
29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

  • A.准则与控制
  • B.约束与规范
  • C.指引与导向
  • D.加强与规范
32

群体间竞争的效果取决于(  )。

  • A.人际关系
  • B.人际交往
  • C.班级氛围
  • D.群体内的合作
33

根据反映活动深度的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  )。

  • A.记忆知识
  • B.直观知识
  • C.理性知识
  • D.应用知识
35

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

  •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 B.学生听课效果
  • C.后进生的感受
  • D.人际关系的影响
36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 B.主动感对内疚感
  • C.勤奋感对自卑感
  •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38

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

  • A.经典条件反射
  • B.操作条件反射
  • C.联结反应
  • D.习惯成自然
39

反复检查个人的衣服鞋袜是否整齐属于下列哪种强迫行为?(  )

  • A.强迫性洗手
  • B.强迫性计数
  • C.刻板的仪式性动作
  • D.强迫性自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