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四川省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A级)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0

用数学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描述是【  】

  • A.测量
  • B.测验
  • C.评定
  • D.评价
21

在充实制教学策略中,以增加难度较深的教材或作业为特点的是【  】

  • A.水平充实
  • B.垂直充实
  • C.原则充实
  • D.内容充实
22

在教学设计工作中,逻辑起点是【  】

  • A.分析学习需要
  • B.分析教学对象
  • C.设计教学策略
  • D.设计学习目标
25

在学习三角形的高之前,用日常概念的高作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是【  】

  • A.陈述性组织者
  • B.比较性组织者
  • C. 技术性组织者
  • D.研究性组织者
28

学习者通过他人受到强化丽使自己被强化的现象被称为【  】

  • A.自我强化
  • B.次级强化
  • C.替代强化
  • D.原始强化
29

决定教师是否优秀的关键因素是【  】

  • A.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
  • B.理解自己
  • C.与学生的有效交际
  • D.是否理解学生
30

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价值的性格化属于哪个领域的教学目标【  】

  • A.认知领域
  • B、情意领域
  • C.记忆领域
  • D.心因动作领域
32

柯尔柏格认为道德发展依赖于个人的【  】

  • A.认知能力的发展
  • B.自控能力的发展
  • C.学习能力的发展
  • D.交往能力的发展
33

“迁移”一词最初来源于【  】

  • A.斯金纳
  • B.桑代克
  • C.罗杰斯
  • D.奥苏贝尔
34

下列不属于课堂交往障碍的是【  】

  • A.角色地位障碍
  • B.课堂语言障碍
  • C.课堂效果障碍
  • D.交往技能障碍
35

教育的着眼点是【  】

  • A.人
  • B.教法
  • C.心理
  • D.教态
36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  】

  • A.促进师生的发展
  • B、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
  • C.促进学校的发展
  • D.以人为中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