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安徽省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全真模拟演练试题(八)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4

32.请从心理学角度对下面的案例进行分析:

隋炀帝荒淫无度,沉迷于酒色,到老年得了消渴症(即现代医学的糖尿病),渐渐身瘦骨立,精神萎靡,病情沉重,便下旨召太医院医生去治病。

太医院内有数十名医生,大多都不务实学,只图攀龙附凤,博取恩宠。唯有莫君锡为人刚正不阿,终日潜心医学,勤于书画,却被排挤出太医院。太医院连派四五名医生进宫治病,可一个个庸医均因未能治好隋炀帝的病,而被这个暴君给杀了。其余的太医们都惶惶不可终日,唯恐厄运落到自己头上。

这次派到了太医张玉。他想,此去恐也难免杀身之祸,考虑到家中上有老母,下有妻室儿女,心中十分悲痛,不禁泪如泉涌,只好回家与亲人诀别。路遇莫君锡。两人平日交谊尚好,莫见他愁容满面,便问他有何为难之事?张玉深知莫君锡医术精湛,胆识过人,便说明情由,并恳求相救之策。莫君锡思忖:“皇帝之病,非常法能治,必得以妙术取胜。”他知张玉医术平常,此去凶多吉少,便挺身愿代前往。张玉十分感激,于是二人直奔太医府去,办理换人手续。

本来莫君锡已不是太医,不该让他再给皇上治病。因为太医官嫉恨他恃才傲物,今见他毛遂自荐,正是自找死路。所以就满口答应了。只是问道:“不知莫君有何妙术回春?”莫君锡便叫人拿来纸笔,随后解下腰间酒壶来一边饮酒,一边运笔如神,挥挥洒洒地作起画来。先画了一幅“梅林”,又画了一幅“雪景”。太医官和张玉都莫名其妙,张玉更为其捏了一把汗。

第二天早上,莫君锡带着画随太医官进宫。太医官介绍之后,莫君锡即为炀帝诊病。望、闻、问、切之后,跪奏道:“陛下龙体欠安,乃真水不足,龙雷之火上越,非草木金石之品治也,待我求一仙友取来天池之水,方灭得这龙雷之火。为了避免风吹草动,望陛下这十天之内独居一室,为解寂寞,现呈画两幅,以供圣上观赏。”隋炀帝见莫的治法与众不同,便准其所奏。

炀帝照莫的话,独居一室,把两幅画挂在墙上。当他看到“梅林”时,只见黄梅果大而鲜美,栩栩如生.便想起了梅子酸甜可口的滋味,口中顿时唾液津津。看了“雪景”,千山堆玉,万树皆白,一片银装素裹,如身临其境,顿感寒气逼人。十天来炀帝朝夕观画,看梅林心中有津,不燥不渴;望雪景则心中觉凉,不再思饮,病也就渐渐地好了。这样。“梅林”“雪景”不但救了炀帝一命,也救了张玉一命。

14

20.皮亚杰提出了个体从婴儿期到青春期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理论,其顺序是【   】

  • A.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
  • B.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 D.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15

19.“空巢”感是中年危机中哪一种变化的现象【   】

  • A.孩子长大成人
  • B.生理老化
  • C.家庭生活变化
  • D.事业发展
16

18.社会心理学家舒茨认为,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叫做【   】

  • A.支配需要
  • B.情感需要
  • C.包容需要
  • D.沟通需要
17

16.以下哪种动机驱使青少年特别重视伙伴关系【   】

  • A.交往动机
  • B.成就动机
  • C.自尊动机
  • D.自身价值动机
19

14.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称为【   】

  • A.直觉动作思维
  • B.抽象逻辑思维
  • C.具体形象思维
  • D.创造性思维
20

15.最早对智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智力二因素论的心理学家是【   】

  • A.斯腾伯格
  • B.加德纳
  • C.吉尔福特
  • D.斯皮尔曼
21

13.人类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   】

  • A.7±2个组块
  • B.8±2个组块
  • C.9±2个组块
  • D.10±2个组块
23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了社会自我阶段
  • B.青少年时期的情绪特点是强烈、狂暴
  • C.青少年时期对友谊的重视程度在人的一生中是最突出的
  • D.青少年与父母能和睦相处,更加能够理解父母
24

10.随着人际交往的加深,以下哪种因素不会减弱【   】

  • A.社会地位
  • B.个人内在品质
  • C.接近性
  • D.外表特征
30

5.学生对于如何做广播操的记忆属于【   】

  • A.程序性记忆
  • B.陈述性记忆
  • C.情景记忆
  • D.语义记忆
32

3.个人有时候对自己的行为似乎有所意识,但又不太清晰,这种意识状态属于【   】

  • A.白日梦状态
  • B.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 C.睡眠状态
  • D.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33

1.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出现是在【   】

  • A.19世纪60年代
  • B.19世纪70年代末期
  • C.20世纪初期
  • D.20世纪2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