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8

第 28 题 客观题包括以下哪些题型?(  )

  • A.选择题
  • B.完形填空
  • C.匹配
  • D.是非题
19

第 30 题 个性的结构主要包括(  )

  • A.人格
  • B.个性倾向性
  • C.个性心理特征
  • D.自我意识
  • E.个性情感特征
20

第 29 题 以下属于正式群体的是(  )。

  • A.班级
  • B.小组
  • C.少先队
  • D.小集团
  • E.团员
21

第 26 题 自我肯定行为有哪些表现?(  )

  • A.请求
  • B.接受
  • C.拒绝
  • D.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22

第 27 题 期待包括(  )。

  • A.过程期待
  • B.结果期待
  • C.方法期待
  • D.效能期待
  • E.自我期待
23

第 24 题 教育心理学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  )。

  • A.如何教
  • B.如何管理
  • C.怎样学
  • D.怎样评价
  • E.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24

第 25 题 教学评价包括以下哪些步骤?(  )

  • A.确实评估目标
  • B.搜集有关的资料
  • C.描述并分析资料
  • D.形成价值判断
  • E.作出决定
25

第 22 题 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是(  )。

  • A.单维思维
  • B.具体逻辑推理
  • C.思维的不可逆性
  • D.自我中心
26

第 23 题 发现问题取决于以下因素(  )。

  • A.智力
  • B.认知过程
  • C.主体活动积极性
  • D.主体的求知欲望
  • E.主体的知识经验
28

第 19 题 衡量品德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  )。

  • A.道德情感
  • B.道德信念
  • C.道德行为
  • D.道德意志
31

第 16 题 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

  • A.斯金纳
  • B.普莱西
  • C.加涅
  • D.布鲁纳
32

第 18 题 学习的主体因素,指(  )。

  • A.学生
  • B.教师
  • C.教学手段
  • D.教学环境
34

第 14 题 属于高级规则的学习活动的是(  )

  • A.问题解决
  • B.概念学习
  • C.规则学习
  • D.接受学习
35

第 13 题 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 A.线性关系
  • B.U型关系
  • C.倒U型关系
  • D.平行关系
36

第 12 题 少年期指(  )。

  • A.3岁~6、7岁
  • B.11、12岁~14、15岁
  • C.6、7岁~11、12岁
  • D.14、15岁~25岁
37

第 11 题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

  • A.安全需要
  • B.尊重需要
  • C.爱与归属需要
  • D.自我实现需要
39

第 10 题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

  • A.感受与体验
  • B.前人经验
  • C.记忆的内容
  • D.信息及其组织
40

第 8 题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

  • A.交往焦虑
  • B.上学焦虑
  • C.考试焦虑
  • D.课堂焦虑
41

第 7 题 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

  • A.经典条件反射
  • B.操作条件反射
  • C.联结反应
  • D.习惯成自然
43

第 5 题 儿童在家中养成的爱劳动的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  )。

  • A.知识迁移
  • B.技能迁移
  • C.态度迁移
  • D.行为规范迁移
45

第 3 题 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可逆阶段是在(  )。

  • A.2~5岁
  • B.6~7岁
  • C.8~10岁
  • D.11~l2岁
46

第 2 题 儿童在家庭中养成了爱劳动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  )。

  • A.知识的迁移
  • B.技能的迁移
  • C.行为规范的迁移
  • D.学习经验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