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标准全真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新的教育理念?( ) 

  • A.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潜能 
  • B.我们应该发现学生的优势,进行教育引导 
  • C.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发展性评价 
  • D.教育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2

( )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 A.加德纳 
  • B.维果斯基 
  • C.瑟斯顿 
  • D.斯滕伯格 
3

下列属于多元智力理论智力成分的是( )。 

  • A.语文智力 
  • B.数学智力 
  • C.内省智力 
  • D.空间智力 
4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 )。 

  • A.概念 
  • B.判断 
  • C.推理 
  • D.定理 
5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 题。

动物学校要招生啦!动物园的动物们奔走相告,踊跃报名。泥鳅、松鼠、老鹰…… 有幸成为首期学员。学校开设了游泳、跳跃、跑步、飞行等课程。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是游泳课。松鼠、老鹰首先遭遇尴尬,由于他们是“旱鸭子”, 迟迟不敢下水,遭到了老师的训斥和嘲笑。而泥鳅却在这堂课上出尽了风头,他以舒展自如的泳姿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彩。但接下来的课程训练却让松鼠、老鹰扬眉吐气,跳跃是松鼠的强项,飞行是老鹰的看家本领,跑步项目对他俩来说更不成问题。但这些训练却让泥鳅吃尽了苦头,尤其是跳跃和飞行,是他的弱势项目。为了提高成绩,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项目上。一学期过去了,泥鳅被摔得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虽然期间他想放弃这两个项目的训练,在游泳这个优势项目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碍于校方的规定和校长、教练的威严,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原本的优势项目——游泳,因为长期没有训练,泳技大不如前,由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8”等。老鹰在飞行项目上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8”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跳跃项目上破动物界的最高纪录,但也只得到“B”等,因为他是在树顶上起跳,而没有按照学校规定在地上起跳的要求。 

案例告诉我们,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 )。 

  • A.顺序性 
  • B.阶段性 
  • C.不平衡性 
  • D.差异性 
6

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 

  • A.头脑风暴法 
  • B.直觉思维训练 
  • C.发散思维训练 
  • D.逆推法训练 
8

问题解决策略有哪些?( ) 

  • A.算法式 
  • B.启发式 
  • C.行动研究 
  • D.实际锻炼 
29

决定是否产生移情的条件有( )。 

  • A.初级移情 
  • B.道德发展阶段 
  • C.对他人的积极评价 
  • D.自我概念 
  • E.心理健康状况 
30

教学环境包括( )。 

  • A.基础条件 
  • B.师生关系 
  • C.上下级关系 
  • D.物质环境 
  • E.社会环境 
31

以下技能属于操作技能的有( )。 

  • A.吹笛子 
  • B.打篮球 
  • C.体操 
  • D.阅读 
  • E.计算 
32

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有( )。 

  • A.多向思维 
  • B.思维的可逆性 
  • C.去自我中心 
  • D.命题思维 
  • E.具体逻辑推理 
33

小学生中易产生的心理障碍有( )。 

  • A.儿童多动综合征 
  • B.学习困难综合征 
  • C.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 D.儿童厌学症 
  • E.儿童强迫行为 
34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较,它具有的特点是( )。 

  • A.教育的独立性 
  • B.教育的主动性 
  • C.教育的可控性 
  • D.教育的权威性 
  • E.教育的多变性 
35

示范的有效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如( )。 

  • A.示范者的身份 
  • B.示范的速度 
  • C.示范的准确性 
  • D.示范的过程 
  • E.示范的时机 
36

联结说关于学习的主要定律有( )。 

  • A.练习律 
  • B.效果律 
  • C.准备律 
  • D.情感律 
  • E.惩罚律 
37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 ) 

  • A.家庭教育模式 
  • B.学校教育 
  • C.同辈群体 
  • D.遗传 
  • E.个体主动性 
38

对于学习习惯的建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基本学习习惯不良多始于小学 
  • B.家长的“陪读”会造成孩子在学习上对家长的依赖 
  • C.不良学习习惯的扭转和改变不是很难的事 
  • D.行为强化技术是改变不良学习习惯的一项重要技术 
  • E.学习习惯的改变和确立要趁热打铁,趁学生有改变的兴趣,在最短的时间内全 面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建立好的学习习惯 
39

以下属于真正创造的是( )。 

  • A.鲁班发明锯子 
  • B.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 C.爱迪生发明灯泡 
  • D.高斯发明连加变乘法 
  • E.找到远古时代的化石 
40

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这一系统包含( )要素。 

  • A.学生 
  • B.教师 
  • C.教学内容 
  • D.教学媒体 
  • E.教学环境 
41

知识应用的过程一般通过下面几个环节来完成( )。 

  • A.审题 
  • B.联想 
  • C.知识理解 
  • D.课题类化 
  • E.背诵记忆 
42

以下选项中,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 

  • A.画线 
  • B.做笔记 
  • C.列提纲 
  • D.画关系图 
  • E.记忆术 
43

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 )特点。 

  • A.对象的观念性 
  • B.动作的外显性 
  • C.执行的内潜性 
  • D.动作的闭合性 
  • E.结构的简缩性 
44

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是( )。 

  • A.正迁移 
  • B.负迁移 
  • C.逆向迁移 
  • D.自下而上的迁移 
  • E.自上而下的迁移 
45

教学中可以借助( )来表明对材料的领会。 

  • A.转换 
  • B.记忆 
  • C.解释 
  • D.分析 
  • E.推断 
46

表扬或批评应该遵循的原则有( )。 

  • A.教育性原则 
  • B.实事求是原则 
  • C.及时性原则 
  • D.适当性原则 
  • E.儿童化原则 
47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 )。 

  • A.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 
  • B.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 
  • C.自然科学 
  • D.社会科学 
  • E.上述说法都不对 
48

对一个玩具,儿童既可按颜色归类,也可按形状归类,还可按大小归类,说明这时儿童的认知水平已达到(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49

小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是( )。 

  • A.直观一操作性 
  • B.任性一可塑性 
  • C.幼稚一发展性 
  • D.指导一模仿性 
  • E.基本一再现性 
50

( )是继2岁之后正常儿童出现强迫现象的又一高峰年龄。 

  • A.3~4岁 
  • B.5~6岁 
  • C.7~8岁 
  • D.8~10岁 
51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问题解决,其理由是( )。 

  • 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 
  • B.它不必克服认知障碍 
  • C.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 
  • D.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 
53

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 A.学生 
  • B.教师 
  • C.教学内容 
  • D.教学方法 
54

(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 A.能力 
  • B.性格 
  • C.态度 
  • D.气质 
55

在概念教学时运用变式的主要目的是( )。 

  • A.激发学习兴趣 
  • B.引起注意 
  • C.突出概念的本质 
  • D.丰富想象思维 
57

( )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 

  • A.教学计划 
  • B.教学大纲 
  • C.教材 
  • D.课程表 
58

有时为了便于理解知识,学习者也会利用表格帮助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 

  • A.精细加工策略 
  • B.元认知策略 
  • C.复述策略 
  • D.组织策略 
59

学生对自己认知能力的意识属于自我意识中的( )。 

  • A.心理自我 
  • B.生理自我 
  • C.社会自我 
  • D.理想自我 
60

构成互动系统的学校教育中的三个核心因素是( )。 

  • A.教师、学生和环境 
  • B.教师、学生和教材 
  • C.学校、家庭和社会 
  • D.课堂、教材和师生 
61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小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 

  • A.发展勤奋感 
  • B.培养主动性 
  • C.形成亲密感 
  • D.建立自我同一感 
63

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是( )。 

  • A.心理测验 
  • B.心理分析 
  • C.心理辅导 
  • D.心理咨询 
64

教师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是( )。 

  • A.角色认知 
  • B.角色体验 
  • C.角色期待 
  • D.角色评价 
65

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 )的问题。 

  • A.创造性 
  • B.认知性 
  • C.有结构 
  • D.无结构 
66

为促进迁移,教师在教材的呈现程序方面应( )。 

  • A.从细节到整体 
  • B.从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 
  • C.从个别到一般 
  • D.没关系 
67

( )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 A.内部反馈 
  • B.外部反馈 
  • C.方法反馈 
  • D.形式反馈 
68

“闻一知十”属于学习中的( )现象。 

  • A.定势 
  • B.功能固着 
  • C.迁移 
  • D.创造性 
70

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我们称为( )。 

  • A.迁移 
  • B.正迁移 
  • C.水平迁移 
  • D.具体迁移 
71

保持信息在2秒钟以内的记忆是( )。 

  • A.短时记忆 
  • B.长时记忆 
  • C.感觉记忆 
  • D.永久记忆 
73

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 )。 

  • A.建构学习论 
  • B.结构学习论 
  • C.认识学习论 
  • D.联结学习论 
74

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的活动是( )。 

  • A.教学计划 
  • B.教学过程 
  • C.教学评价 
  • D.教学设计 
75

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是( )提出的。 

  • A.皮亚杰 
  • B.布鲁纳 
  • C.维果斯基 
  • D.埃里克森 
76

认知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作在头脑中形成( )的过程。 

  • A.问题结构 
  • B.问题线索 
  • C.问题内容 
  • D.问题空间 
77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是( )。 

  • A.指导教学 
  • B.发现教学 
  • C.情境教学 
  • D.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