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陕西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考前冲刺试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9

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其中有一个成分是(  )。

  • A. 好奇心
  • B. 能力
  • C. 给定的条件
  • D. 已有的知识经验
30

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

  • A. 组织策略
  • B. 精加工策略
  • C. 元认识策略
  • D. 复述策略
31

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 A. 道德认识
  • B. 道德意志
  • C. 道德情感
  • D. 道德行为
34

非测验的评价技术主要包括(  )

  • A. 案卷分析、观察、情感评价
  • B. 案卷分析、观察、认知评价
  • C. 实验、日记分析、技能评价
  • D. 实验、日记分析、认知评价
35

学习质量与能量、热与体积、遗传结构与变异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  )

  • A. 上位学习
  • B. 下位学习
  • C. 并列结合学习
  • D. 符号学习
36

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

  • A.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 B. 20世纪80年代以后
  • C.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 D. 20世纪90年代起
37

个人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叫(  )

  • A. 理性知识
  • B. 陈述性知识
  • C. 感性知识
  • D. 程序性知识
41

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

  • A. 前运算阶段
  • B. 感知运动阶段
  • C. 具体运算阶段
  • D. 形式运算阶段
44

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

  • A. 关注内容选择
  • B. 关注教学过程
  • C. 关注个人生存
  • D. 自觉关注学生
45

非正式群体形成,主要的联系纽带是(  )

  • A. 个人兴趣爱好
  • B. 父母关系
  • C. 共同利益
  • D. 事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