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专家预测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7

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  )。

  • A.生理与安全需要
  • B.尊重需要
  • C.归属与爱的需要
  • D.自我实现需要
28

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着三种基本的需要,它们分别是什么?(  )

  • A.生理需要、支配需要和尊重需要
  • B.胜任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和尊重需要
  • C.支配需要、包容需要和情感需要
  • D.尊重需要、包容需要和情感需要
30

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为(  )。

  • A.尊重的需要
  • B.归属和爱的需要
  • C.自我实现的需要
  • D.成长的需要
31

人脑所形成的事物的映像与它所反映的事物本身之间的区别是(  )。

  • A.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第二性的
  • B.两者皆是第一性的,只不过是事物的映像以观念的形式存在
  • C.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一性的
  • D.两者皆是第一性的,而被反映的客观事物是独立存在于现实中的实在的客体
32

以下对需要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B.需要不一定具有对象
  • C.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 D.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34

自我控制有时能掩盖自己的真实情况,这叫做(  )。

  • A.自我检查
  • B.自我监督
  • C.自我掩饰
  • D.自我控制
35

从情绪的状态来分可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下面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 A.心境持续的时间短的只有几小时,长的可到几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 B.心境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
  • C.应激可以提高人的自我防御能力,对人的身体肯定有好处
  • D.激情是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
38

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40

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  )。

  •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41

学生在记课堂笔记时对汉字字形结构正误的注意属于(  )。

  • A.随意注意
  • B.不随意注意
  • C.无意注意
  • D.随意后注意
42

与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  )。

  • A.冒失
  • B.优柔寡断
  • C.受暗示性
  • D.果断性
43

小学儿童志向集中表现在(  )上。

  • A.政治志向
  • B.道德志向
  • C.家庭志向
  • D.职业志向
44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反映了(  )。

  • A.思维的概括性
  • B.思维的灵活性
  • C.思维的间接性
  • D.思维的直觉性
46

学习新信息对已有信息的抑制作用叫(  )。

  • A.前摄抑制
  • B.倒摄抑制
  • C.消退抑制
  • D.超限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