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6

吃糖后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酸,这是感觉的(  )。

  • A.适应
  • B.同时对比
  • C.即时对比
  • D.差别感受性
30

关于情感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情感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 B.情感和认识一样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本身
  • C.情感是一种主观感受,不是对现实的反映
  • D.任何事物只要对人作用,就能引起人的情感
32

“鹤立鸡群”容易引起无意注意,这是由于(  )引起的。

  • A.刺激物的强度
  • B.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 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 D.刺激物的新异性
33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

  • A.生理与安全需要
  • B.社交与自尊需要
  • C.求知与审美需要
  • D.自我实现的需要
35

个性心理是通过(  )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A.认识过程
  • B.情感过程
  • C.意志过程
  • D.心理过程
37

以下对能力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 B.能力是调节行为、活动的相应的心理过程的概括化结果
  • C.能力的迁移范围很小
  • D.能力与知识、技能有密切的关系
38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是(  )。

  • A.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 B.培养间接兴趣
  • C.人的知识经验
  • D.刺激物的新异性
40

在复习过的教室里参加考试,会对考试有帮助,这种现象称为(  )。

  • A.情绪依存性记忆
  • B.情境依存性记忆
  • C.状态依存性记忆
  • D.地点依存性记忆
42

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

  • A.遗传
  • B.知识
  • C.练习
  • D.动作
43

儿童的兴趣由直接转化为间接,与他们的(  )直接相联系。

  • A.交往水平
  • B.认识能力
  • C.情感状态
  • D.意志水平
46

反映主体的我的需要与客体的我的现实之间的关系的是(  )。

  • A.自我认识
  • B.自我体验
  • C.自我监控
  • D.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