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7

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认为,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28

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  )。

  • A.行动对抗
  • B.不团结、不信任
  • C.拉帮结伙
  • D.互相为难
29

刚入学的儿童写字用铅笔和田字格本,是由(  )水平决定的。

  • A.视觉发展
  • B.听觉发展
  • C.皮肤觉发展
  • D.运动觉发展
30

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  )。

  • A.认知
  • B.需要
  • C.客观现实
  • D.个性
31

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以(  )为核心。

  • A.潜意识
  • B.自我评价
  • C.自我体验
  • D.自我意识
32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

  • A.修养和处世方法
  • B.身份和地位
  • C.交往方式与方法
  • D.需要满足的程度
33

下列哪项是表示能力的水平差异?(  )

  • A.智力落后
  • B.大器晚成
  • C.早慧
  • D.中年成才
36

学生品行不良问题的高峰期是(  )。

  • A.9~10岁
  • B.13~14岁
  • C.16~17岁
  • D.20~22岁
38

“灯是照明的工具”这种认识反映了(  )。

  • A.思维的概括性
  • B.思维的灵活性
  • C.思维的间接性
  • D.思维的直觉性
39

听觉中枢位于(  )。

  • A.额叶
  • B.顶叶
  • C.颞叶
  • D.枕叶
42

神经元是由(  )组成的。

  • A.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 B.细胞体、细胞核和神经纤维
  • C.细胞、突起和纤维
  • D.细胞核、突起和轴突
43

知觉的自上而下的加工(  )。

  • A.主要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进行的加工
  • B.也称之为数据驱动加工
  • C.主要是对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工
  • D.是指当非感觉信息越少,需要越多感觉信息时占优势的加工方式
44

爱国主义情感属于下列哪项情感?(  )

  • A.美感
  • B.道德感
  • C.理智感
  • D.责任感
46

培养(  )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所在。

  • A.道德认知
  • B.道德行为习惯
  • C.道德信念
  • D.道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