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好孩子”取向阶段
-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 A.行动对抗
- B.不团结、不信任
- C.拉帮结伙
- D.互相为难
- A.视觉发展
- B.听觉发展
- C.皮肤觉发展
- D.运动觉发展
- A.认知
- B.需要
- C.客观现实
- D.个性
- A.潜意识
- B.自我评价
- C.自我体验
- D.自我意识
- A.修养和处世方法
- B.身份和地位
- C.交往方式与方法
- D.需要满足的程度
- A.智力落后
- B.大器晚成
- C.早慧
- D.中年成才
- A.可逆性
- B.不守恒性
- C.自我中心性
- D.不可逆性
- A.知觉的理解性
- B.知觉的恒常性
- C.知觉的整体性
- D.知觉的选择性
- A.9~10岁
- B.13~14岁
- C.16~17岁
- D.20~22岁
- A.阶段性
- B.不平衡性
- C.个别差异性
- D.互补性
- A.思维的概括性
- B.思维的灵活性
- C.思维的间接性
- D.思维的直觉性
- 39
-
听觉中枢位于( )。
- A.额叶
- B.顶叶
- C.颞叶
- D.枕叶
- A.信号学习
- B.连锁学习
- C.概念学习
- D.辨别学习
- A.内化
- B.行为
- C.实行
- D.反馈
- 42
-
神经元是由( )组成的。
- A.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 B.细胞体、细胞核和神经纤维
- C.细胞、突起和纤维
- D.细胞核、突起和轴突
- A.主要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进行的加工
- B.也称之为数据驱动加工
- C.主要是对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工
- D.是指当非感觉信息越少,需要越多感觉信息时占优势的加工方式
- A.美感
- B.道德感
- C.理智感
- D.责任感
- A.需要
- B.期望
- C.驱力
- D.诱因
- A.道德认知
- B.道德行为习惯
- C.道德信念
- D.道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