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深度预测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教师向学生推销和强行征订教辅资料侵犯了学生的(  )。

  • A.人身自由权
  • B.内心自由权
  • C.名誉权
  • D.独立财产权
4

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

  • A.头脑风暴法
  • B.直觉思维训练
  • C.发散思维训练
  • D.逆推法训练
6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  )。

  • A.概念
  • B.判断
  • C.推理
  • D.定理
7

问题解决策略有哪些?(  )

  • A.算法式
  • B.启发式
  • C.行动研究
  • D.实际锻炼
29

儿童的社会化是通过(  )。

  • A.社会教化
  • B.个体内化
  • C.行为强化
  • D.行为模仿
  • E.行为观察
30

维纳把行为结果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即(  )。

  • A.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 B.内部归因与稳定归因
  • C.稳定归因与不稳定归因
  • D.可控制归因与稳定归因
  • E.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31

CAI的优越性体现在(  )。

  • A.交互性
  • B.即时反馈
  • C.所呈现的信息生动形象
  • D.机器规定速度
  • E.自定步调
32

问题解决具有(  )的基本特点。

  • A.目的性
  • B.结构性
  • C.序列性
  • D.主动性
  • E.认知性
33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  )。

  • A.获得
  • B.同化
  • C.顺应
  • D.转化
  • E.评价
34

教学媒体包括(  )。

  • A.书本
  • B.录像
  • C.图片
  • D.幻灯片
  • E.计算机网络
35

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他把强化分为(  )。

  • A.直接强化
  • B.归因强化
  • C.替代强化
  • D.效果强化
  • E.自我强化
36

奥苏伯尔认为原有认知结构的(  )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 A.清晰性
  • B.稳定性
  • C.包容性
  • D.概括性
  • E.连贯性和可辨别性
37

以下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

  • A.表演
  • B.写作
  • C.打球
  • D.心算
  • E.爬山
38

品德的功能结构理论认为品德的构成部分是(  )。

  • A.生成结构
  • B.定向结构
  • C.操作结构
  • D.反馈结构
  • E.激发结构
39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即(  )。

  • A.直接转变
  • B.间接转化
  • C.间接改变
  • D.直接发生
  • E.自然形成
40

教师的教学能力包含的主要成分是(  )。

  • A.教学操作能力
  • B.教学监控能力
  • C.教学认知能力
  • D.口语表达能力
  • E.感染力
41

多动症儿童行为的主要特征有(  )。

  • A.活动过多
  • B.过度焦虑
  • C.注意力不集中
  • D.冲动行为
  • E.袭击别人
42

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  )。

  • A.设置学习目标
  • B.浏览阅读材料
  • C.对注意力加以跟踪
  • D.产生待回答的问题
  • E.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43

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有(  )。

  • A.教师的领导方式
  • B.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 C.班级的规模
  • D.班级的性质
  • E.教师的情绪状态
44

教学环境包括(  )。

  • A.基础条件
  • B.师生关系
  • C.上下级关系
  • D.物质环境
  • E.社会环境
45

以下属于真正创造的是(  )。

  • A.鲁班发明锯子
  • B.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 C.爱迪生发明灯泡
  • D.高斯发明连加变乘法
  • E.找到远古时代的化石
46

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  )。

  • A.认知性问题解决
  • B.常规性问题解决
  • C.发展性问题解决
  • D.创造性问题解决
  • E.理论性问题解决
47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较,它具有的特点是(  )。

  • A.教育的独立性
  • B.教育的主动性
  • C.教育的可控性
  • D.教育的权威性
  • E.教育的多变性
50

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创始人是(  )。

  • A.皮亚杰
  • B.埃里克森
  • C.桑代克
  • D.华生
53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布鲁纳
  • B.维纳
  • C.苛勒
  • D.奥苏伯尔
54

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心理发展阶段是(  )。

  • A.幼儿期
  • B.童年期
  • C.少年期
  • D.青年期
55

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  )。

  • A.形式训练说
  • B.共同要素说
  • C.经验类化说
  • D.关系转换说
58

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

  • A.组织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复述策略
  • D.元认知策略
60

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  )。

  • A.教学媒体
  • B.教师
  • C.教学内容
  • D.教学方法
61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将迁移分为(  )。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 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66

在全人类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  )

  • A.偏态分布
  • B.常态分布
  • C.正偏态分布
  • D.负偏态分布
68

专家型教师在制定课时计划时,能根据学生的(  )来安排教学进度。

  • A.已有的能力结构
  • B.先前知识
  • C.已有的学习习惯
  • D.固有的学习方法
75

艺术表演能力、绘画能力属于(  )。

  • A.再造能力
  • B.创造能力
  • C.一般能力
  • D.特殊能力
76

学习源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而引发的学习动机,属于(  )。

  • A.内部动机
  • B.外部动机
  • C.附属内驱力
  • D.自我提高内驱力
77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 A.形象思维
  • B.聚合思维
  • C.直觉思维
  • D.发散思维
78

以词汇学习、实物、图片、图表、图形等为内容的学习属于(  )。

  • A.概念学习
  • B.命题学习
  • C.符号学习
  • D.并列结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