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四)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1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主要有(   )

  • A.环境
  • B.智力
  • C.个性
  • D.天赋
34

属于操作技能的特点的有(   )

  • A.内潜性
  • B.简缩性
  • C.展开性
  • D.客观性
36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

  • A.命题网络
  • B.产生式系统
  • C.图式
  • D.认识结构
38

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中,(   )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 A.感知运动阶段(0~2岁)
  • B.前运算阶段(2~7岁)
  • C.具体运算阶段(7~1l岁
  • D.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39

一位同学智力年龄为12,实际年龄为10,这位同学属于(   )

  • A.正常儿童
  • B.智力超常儿童
  • C.弱智儿童
  • D.品德良好儿童
40

(   )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起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

  • A.卡普杰列夫《教育心理学》(1877年)
  • B.彼得罗夫斯基《年龄与教育心理学))(1972年)
  • C.布隆斯基《科学的心理学概论》(1921年)
  • D.桑代克《教育心理学》(1903年)
41

影响心理健康的个体心理因素主要有(   )

  • A.自卑
  • B.心理冲突
  • C.特殊的人格特征
  • D.刚愎自用
42

儿童在家庭中养成了爱劳动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   )

  • A.知识的迁移
  • B.技能的迁移
  • C.行为规范的迁移
  • D.学习经验的迁移
44

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   )几类。

  • A.道德规范的学习
  • B.知识的学习
  • C.技能的学习
  • D.行为规范的学习
46

学习策略的几种成分是(   )

  • A.认知策略
  • B.调节策略
  • C.元认知策略
  • D.资源管理策略
47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最早由(   )提出。

  • A.奥苏贝尔
  • B.班杜拉
  • C.马斯洛
  • D.陆钦斯
49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模式主要有(   )

  • A.指导模式
  • B.治疗模式
  • C.发展模式
  • D.社会影响模式
50

属于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的有(   )

  • A.流畅性
  • B.变通性
  • C.探究性
  • D.独创性
51

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

  • A.动机原则
  • B.结构原则
  • C.程序原则
  • D.强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