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西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关于迁移的经验泛化说是由心理学家提出。()

  • A.桑代克
  • B.伍德沃斯
  • C.贾德
  • D.詹姆士
2

根据概念的抽象程度可以把概念分为()

  • A.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
  • B.生活概念和科学概念
  • C.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
  • D.高级概念和低级概念
5

道德观念即()

  • A.道德准则
  • B.道德观点
  • C.道德判断
  • D.道德认知
6

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 A.知识的应用就是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 B.知识的应用就是知识的迁移
  • C.知识的应用是抽象知识的具体化过程
  • D.知识的应用就是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7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

  • A.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 B.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
  • C.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 D.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9

应用题的解题策略一般应包括()

  • A.提出问题、判明问题性质、选择算法、找寻条件
  • B.提问、识别、探索、解决
  • C.判明问题性质、选择算法、找寻条件
  • D.提出问题、选择算法、找寻条件
10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

  • A.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发展
  • B.从主观责任到客观责任发展
  • 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 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
11

实验法的一般程序是()

  • A.设计方案,没计等组,施加影响,进行复测,对比分析
  • B.设计方案,设计等组,进行初测,进行复测,对比分析
  • C.进行初试,选择与设计等组,施加影响,进行复测,对比分析
  • D.进行初试,设计方案,施加影响,进行复测,对比分析
12

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具有相互联系的两大类,这两大类是()

  • A.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
  • B.知识理解的策略和知识记忆的策略
  • C.通用策略和专用策略
  • D.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
14

对于体育洁动和社会公益劳动而言,随着年级的增高()

  • A.社会阻抑作用和社会助长作用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 B.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不明显
  • C.社会助长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 D.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15

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的不同之处在于()

  • A.教育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教育条件和措施与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而儿童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 B.教育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教育条件和措施与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而儿童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 C.教育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而儿童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 D.教育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而儿童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16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能力的这种差异是属于()

  • A.能力的量的差异
  • B.能力的质的差异
  •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 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17

根据动机影响范围的大小可以把动机分为()

  • 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 B.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 C.意识到的动机和没有意识到的动机
  • D.广泛性动机和狭隘性动机
18

在问题教学的解决问题阶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激起以下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 A.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
  • B.对有关的知识保持相当的注意、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
  • C.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
  • D.回忆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认知策略、提出必要的假设
19

心理咨询的方式包括()

  • A.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 B.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 C.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 D.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等
20

技能的种类有()

  •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 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 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
  • D.认知技能和操作技能
21

观察法的不足是()

  • A.难以制定严密的计划
  • B.观察的目的性不能保证
  • C.作出精确的判断相当不易
  • D.所获得的材料不够真实
22

学生的说谎、偷窃和欺骗等属于()

  • A.情绪冲动
  • B.性格障碍
  • C.情绪适应困难
  • D.行为障碍
23

问题解决的系列搜索策略也称()

  • A.启发式
  • B.搜索式
  • C.算法式
  • D.排列式
24

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

  • A.“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
  • 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
  • C.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
  • D.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25

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

  • A.组织教学的能力
  • B.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 C.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学生的能力
  • D.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26

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那么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27

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教育与遗传
  • B.遗传与环境
  • C.社会与遗传
  • D.教育与环境
28

奥苏贝尔提出的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

  • A.结构性、可操作性和可辨别性
  • B.稳定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 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 D.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29

服从可以分为()

  • A.对群体规范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
  • B.对群体意志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
  • C.对群体规范的服从和对群体意志的服从
  • D.对群体纪律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
30

教师扮演“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可能出现的不当表现是()

  • A.教师出现家长制作风
  • B.教师过分地溺爱学生
  • C.教师过分地迁就学生
  • D.教师对学生过分地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