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预测试卷(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9

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合格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  )。

  • A.道德修养 
  • B.专业素养 
  • C.学历水平 
  • D.科研水平 
22

狼孩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

  • A.缺乏营养 
  • B.遗传因素 
  • C.狼的影响 
  • D.缺乏社会性刺激 
23

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  )是基础,(  )是关键。

  • A.知情 
  • B.知行 
  • C.意行 
  • D.知意 
25

热爱学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  )。

  • A.思想政治素质 
  • B.教育理论素质 
  • C.职业道德素质 
  • D.职业技能素质 
26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27

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  )。 

  • A.商代 
  • B.周代 
  • C.夏朝 
  • D.春秋 
29

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条件,充分说明了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  )。

  • A.教育的领导权 
  • B.教育的规模 
  • C.教育目的 
  • D.受教育权的分配 
30

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可将其分为(  )。

  • A.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 B.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 C.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 D.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32

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是(  )。 

  • A.教学工作 
  • B.教育计划 
  • C.教育途径 
  • D.教育手段 
33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

  • A.社会文化 
  • B.精神文化 
  • C.人文文化 
  • D.地方文化
34

世界上最早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  )

  • A.英国 
  • B.法国 
  • C.德国 
  • D.日本 
35

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

  • A.《大学》 
  • B.《中庸》 
  • C.《孟子》 
  • D.《学记》 
3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 

  • A.《学记》 
  • B.《论语》 
  • C.《孟子》 
  • D.《中庸》 
37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

  • A.教师、学生、教材 
  • 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38

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 A.教学 
  • B.政治思想教育 
  • C.政治课 
  • D.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39

3~5岁儿童的言语掌握能力和记忆能力往往优于成年人,这表明儿童发展具有(  )。 

  • A.阶段性 
  • B.顺序性 
  • C.不平衡性 
  • D.个别差异性 
40

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  )。

  • A.普及教育 
  • B.普及义务教育 
  • C.普及基础教育 
  • D.普及国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