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预测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8

社会生活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 A.生产力 
  • B.生产关系 
  • C.生产方式 
  • D.上层建筑
30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 C.巩固与保持知识 
  •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校外活动使“青少年迈上了科学思维的道路”,这告诉我们课外校外教育(  )。 

  • A.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 B.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 C.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D.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32

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

  • A.科技活动 
  • B.学科活动 
  • C.体育活动 
  • D.社会活动
33

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

  • A.地方 
  • B.中央 
  • C.社会力量 
  • D.学生家长 
34

(  )使遗传提供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 

  • A.环境 
  • B.教育 
  • C.社会 
  • D.实践 
37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

  • A.程序性课程 
  • B.练习性课程 
  • C.地方性课程 
  • D.实践性课程
38

(  )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

  • A.体育活动 
  • B.课余活动 
  • C.课外活动 
  • D.群众活动 
39

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 

  • A.言行一致 
  • B.衣着整洁 
  • C.个人魅力 
  • D.举止端庄 
40

采取一个模式,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这根本上是对教育上的(  )的关系及其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所致。 

  • A.自然性与社会性 
  • B.受动性与能动性 
  • C.共性与个性 
  • D.方向性与现实性 
41

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是(  )。

  • A.《宪法》 
  • B.《素质教育法》 
  • C.《义务教育法》 
  • D.《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42

小学低年级儿童想象的形象往往具有模仿性和(  )。

  • A.复制性 
  • B.新颖性 
  • C.创造性 
  • D.具体性 
43

古人所说的“学不躐等”体现了(  )。

  • A.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 B.启发性教学原则 
  • C.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 D.巩固性教学原则 
44

5岁的玲玲想吃糖,她认为自己的玩具娃娃也想吃糖,这说明其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 

  • A.单维思维 
  • B.不可逆性 
  • C.自我中心 
  • D.具体逻辑推理 
45

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

  • A.科任教师 
  • B.班主任 
  • C.级任导师 
  • D.班委会 
46

智育中的“智”是指(  )。

  • A.知识 
  • B.技能 
  • C.智力 
  • D.知识技能和智力 
47

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

  • A.《大教学论》 
  • B.《普通教育学》 
  • C.《论语》 
  • D.《理想国》 
48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

  • A.决定因素 
  • B.物质前提 
  • C.主导因素 
  • D.无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