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押题密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2

第 30 题 我国监护人的设立方式有(  )。

  • A.领养监护
  • B.法定监护
  • C.指定监护
  • D.委托监护
24

第 29 题 我国社区教育主要类型是(  )。

  • A.以学校为主体的社区教育
  • B.以政府为主体的社区教育
  • C.以学生为主体的社区教育
  • D.以社区为中心的社区教育
  • E.以家庭为主体的社区教育
25

第 27 题 一个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有(  )。

  • A.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 B.明确的共同目标
  • C.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 D.有详细的班级管理规定
  • E.一定的组织结构
26

第 28 题 小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是(  )。

  • A.熟练掌握劳动技术
  • B.初步学会生活自理
  • C.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
  • D.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28

第 25 题 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成成分有(  )。

  • A.课程目标
  • B.实施建议
  • C.前言
  • D.附录
  • E.内容标准
29

第 24 题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有(  )。

  • A.观察法
  • B.谈话法
  • C.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
  • D.调查访问
30

第 22 题 我国小学德育的构成有(  )。

  • A.道德教育
  • B.政治教育
  • C.思想教育
  • D.情感教育
31

第 23 题 要开展教师进修提高工作,其内容一般包括(  )。

  • A.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
  • B.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
  • C.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
  • D.先进教育技术的学习
  • E.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32

第 20 题 终身教育理论体系最终形成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哪一个报告为标志的?(  )

  • A.《终身教育导论》
  • B.《终身教育—21世纪的教育改革》
  • C.《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 D.《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33

第 21 题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

  • A.顺序性
  • B.阶段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E.个别差异性
34

第 18 题 狼孩的故事说明了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不平衡性
  • C.阶段性
  • D.个别差异性
36

第 17 题 以分班、分组为测验的根本目的的是(  )。

  • A.安置性测验
  • B.形成性测验
  • C.成就测验
  • D.标准测验
37

第 15 题 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

  • 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
  • B.实现爱国教育
  • 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
  • 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
39

第 12 题 实行双轨制的国家以(  )为代表。

  • A.英国
  • B.美国
  • C.苏联
  • D.中国
40

第 14 题 “没有英雄的时代也很难造就一代英雄”是强调(  )。

  • A.教师的权威
  • B.榜样的作用
  • C.领导的权威
  • D.社会的作用
41

第 13 题 热爱学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  )。

  • A.思想政治素质
  • B.教育理论素质
  • C.职业道德素质
  • D.职业技能素质
42

第 11 题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

  • A.认识能力
  • B.交往能力
  • C.合作精神
  • D.实践能力
43

第 10 题 明代以后使科举考试形成固定格式的是(  )。

  • A.八股文
  • B.程朱理学
  • C.“四书”、“五经”
  • D.六艺
45

第 7 题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  )作用。

  • A.主体
  • B.辅导
  • C.从属
  • D.主导
46

第 8 题 “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

  • A.《学记》
  • B.《论语》
  • C.《尚书》
  • D.《孟子》
47

第 5 题 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能力是(  )的总和。

  • A.知识与能力
  • B.智力与能力
  • C.体力与智力
  • D.体力与能力
48

第 6 题 实现教学任务的保证是(  )。

  • A.课堂管理
  • B.良好的班风
  • C.良好的师生关系
  • D.教师
49

第 3 题 “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  )。

  • A.华生
  • B.霍尔
  • C.高尔登
  • D.洛克
50

第 4 题 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学校教育(  )。

  • A.并不重要
  • B.是教育的主体形式
  • C.是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 D.教育形式更为灵活,是非制度化的教育
51

第 2 题 “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互补性
  • C.差异性
  • D.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