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深度押题试卷(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注意什么?(  )

  • A.灵活处理,循循善诱
  • B.语言准确,有启发性
  • C.善于捕捉学生的信息,适当追问,层层递进
  • D.注意课堂提问的目的性
2

结合案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案例中的教师没有将学生看成“人”
  • B.案例中的教师在助长“假大空” 
  • C.教育教学应该倡导发散思维
  • D.案例中教师尊重了每一位学生的观点
3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的三维课程目标包括(  )。

  • A.知识与技能
  • 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C.过程与方法
  • D.创新与能力
5

义务教育阶段利用考试选拔新生、开设重点班,有违(  )。

  • A.教育公平
  • B.教育民主
  • C.教育现代化
  • D.教育终身化
7

下列符合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是(  )。

  • A.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 B.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 C.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 D.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
28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  )是德育的基本途径。

  • A.思想品德课 
  • B.其他学科教学
  • C.班会 
  • D.课外活动
  • E.学校例会
30

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观点的代表人物有(  )。

  • A.弗洛伊德 
  • B.威尔逊
  • C.孟子 
  • D.苟子
  • E.洛克
31

课外活动的特点有(  )。

  • A.自愿性 
  • B.灵活性
  • C.自主性 
  • D.多样性
  • E.强迫性
33

小学德育从内容上看包括(  )。

  • A.政治教育 
  • B.理想教育
  • C.世界观教育 
  • D.爱国主义教育
  • E.道德品质教育
34

班会的类型有(  )。

  • A.报告会 
  • B.讨论会
  • C.常规班会 
  • D.生活会
  • E.主题班会
35

德育的途径有多种,主要有(  )。

  • A.思想品德课 
  • B.其他学科教学
  • C.课外活动 
  • D.少先队活动
  • E.班主任工作
36

说服的主要方式有(  )。

  • A.讲解 
  • B.谈话
  • C.报告 
  • D.讨论
  • E.参观
37

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

  • A.幼儿教育 
  • B.初等教育
  • C.中等教育 
  • D.高等教育
  • E.学历教育
38

少先队的活动形式主要有(  )。

  • A.队会 
  • B.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
  • C.游戏 
  • D.少先队的阵地活动
  • E.团委会
39

教学口语应具备的特点有(  )。

  • A.科学性 
  • B.艺术性
  • C.思想性 
  • D.启发性
  • E.严肃性
40

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是(  )。

  • A.目的明确 
  • B.内容正确
  • C.方法恰当 
  • D.语言准确生动
  • E.组织紧凑合理
41

非制度化教育的代表者是(  )。

  • A.夸美纽斯 
  • B.赫尔巴特
  • C.库姆斯 
  • D.伊里奇
  • E.洛克
42

根据课外活动的活动机能分,可分为(  )。

  • A.群众性活动 
  • B.小组活动
  • C.接受性活动 
  • D.创造性活动
  • E.训练性活动
43

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  )。

  • A.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 
  • B.学习权
  • C.隐私权 
  • D.公正评价权
  • E.荣誉权
44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

  • A.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 B.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 C.表扬为主,正面教育
  • D.做到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 E.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45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一般有四种,即(  )。

  • A.观察法 
  • B.家访
  • C.谈话法 
  • D.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
  • E.调查访问
46

小学课程设计要体现(  )的高度统一。

  • A.科学性 
  • B.时限性
  • C.具体性 
  • D.思想性
  • E.预测性
47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两方面,即(  )。

  • A.集体效能感 
  • B.个人效能感
  • C.一般效能感 
  • D.特殊效能感
  • E.积极效能感
48

夸美纽斯教学论的基础是(  )。

  • A.心理学统觉论 
  • B.伦理学
  • C.整体认识论 
  • D.个体认识论
49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

  • A.互访 
  • B.民主评议
  • C.家长会 
  • D.家长委员会
  • E.校外指导
50

衡量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是(  )。

  • A.效度 
  • B.难度
  • C.信度 
  • D.区分度
51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教育家(  )编写的。

  • A.苏格拉底 
  • B.亚里士多德
  • C.柏拉图 
  • D.昆体良
53

除行为之外衡量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  )。

  • A.自我意识 
  • B.自我激励
  • C.自我教育能力 
  • D.自我认识能力
54

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且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 A.公正评价权 
  • B.名誉权 
  • C.人格尊严权 
  • D.隐私权
55

(  )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 A.夸美纽斯 
  • B.苏霍姆林斯基
  • C.加里宁 
  • D.马卡连柯
56

夸美纽斯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  )。

  • A.“泛德教育” 
  • B.“泛体教育”
  • C.“泛美教育” 
  • D.“泛智教育”
58

我国科举考试使用的教材主要是(  )。

  • A.“六艺” 
  • B.《四书》和《五经》
  • C.《学记》和《理学》 
  • D.“七艺”
61

将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划分标准是(  )。

  • A.课程的制定者 
  • B.课程的任务
  • C.课程的组织方式 
  • D.课程的功能
62

当代教师的素养集中体现在教师的(  )方面。

  • A.政治素养 
  • B.教育素养
  • C.专业素养 
  • D.道德素养
64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

  • A.杜威 
  • B.怀特海
  • C.布鲁纳 
  • D.克伯屈
65

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产生作用的理论是(  )。

  • A.外铄论 
  • B.内发论
  • C.遗传决定论 
  •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66

清政府下决心推行现代小学始于(  )。

  • A.1878年 
  • B.1897年
  • C.1898年 
  • D.1904年
67

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

  • A.动作记忆 
  • B.思维记忆
  • C.理解记忆 
  • D.形象记忆
68

德育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这体现了德育的(  )。

  • A.疏导原则
  • B.导向性原则
  • C.因材施教原则
  •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70

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

  • A.夸美纽斯和《大教学论》
  • B.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
  • C.洛克和《教育漫话》
  • D.杜威和《民主主义与教育》
72

反映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  )。

  • A.效度 
  • B.难度
  • C.信度 
  • D.区分度
73

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

  •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74

在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  )。

  • A.杨贤江 
  • B.蔡元培
  • C.李大钊 
  • D.王道俊
76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  )是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

  • A.环境 
  • B.遗传素质
  • C.教育 
  •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77

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

  • A.华生 
  • B.洛克
  • C.格塞尔 
  • D.卢梭
78

实施小学生德育的出发点是(  )。

  • A.德育内容 
  • B.德育方法
  • C.德育目标 
  • D.德育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