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命题预测试卷(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9

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学说,开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之先河的教育家是(   )。

  • A.苏格拉底   
  • B.柏拉图
  • C.赫拉克利特    
  • D.亚里士多德
21

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条件,充分说明了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   );

  • A.教育的领导权   
  • B.教育的规模
  • C.教育目的   
  • D.受教育权的分配
23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霍尔
  • B.华生
  • C.高尔基
  • D.格塞尔
24

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   )。

  • A.个人本位论   
  • B.宗教本位论
  • C.社会本位论
  • D.兴趣本位论
25

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

  • A.言行一致  
  • B.衣着整洁
  • C.个人魅力   
  • D.举止端庄
26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

  • A.强制性、发展性、基础性
  • B.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 C.强制性、发展性、普及性
  • 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27

教师教育观的核心是(  )。

  • A.质量观
  • B.素质观
  • C.教学观
  • D.学生观
28

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

  • A.礼、乐、射、辞、书、数
  • B.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
  • C.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
  • D.礼、乐、射、御、书、数
29

我国对学生的义务做出明确具体规定的法律是(   )。   

  • A.《宪法》   
  • B.《教育法》
  • C.《义务教育法》
  • D.《未成年人保护法》
31

学校教育产生于( )。

  • A.原始社会   
  • B.奴隶社会
  • C.封建社会   
  • D.资本主义社会
32

我国封建社会官学的最显著特点是(   )。   

  • A.封闭性   
  • B.垄断性
  • C.等级性   
  • D.阶级性
33

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

  • A.《大学》
  • B.《中庸》
  • C.《孟子》
  • D.《学记》
35

下列关于活动课程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与需要来设置课程
  • B.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来组织课程
  • D.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36

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

  • A.政治制度   
  • B.经济基础   
  • C.生产力   
  • D.生产关系
38

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

  • A.科技活动       
  • B.学科活动
  • C.体育活动  
  • D.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