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命题预测试卷(6)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1

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爱好分为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   )。

  • A.活动课时制   
  • B.设计教学法
  • C.道尔顿制
  • D.分组教学
22

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

  • A.成立了班委会  
  • B.开展了班级工作
  • C.形成了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23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  )。

  • A.直接感知事物   
  • B.间接经验
  • C.学生的实践活动   
  • D.交往
24

“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的说法反映教师的劳动具有(   )。

  • A.连续性   
  • B.示范性
  • C.长期性   
  • D.创造性   
26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是(  )的言论。

  • A.卢梭   
  • B.洛克   
  • C.康德  
  • D.柏拉图
28

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

  • A.教学计划 
  • B.教学大纲   
  • C.考试成绩   
  • D.升学率   
29

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

  • A.教育学
  • B.教育哲学
  • C.教育社会学
  • D.教育经济学
30

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

  • A.个别教学制   
  • B.班级授课制   
  • C.分组教学制   
  • D.道尔顿制   
31

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

  • A.疏导原则   
  • B.因材施教原则
  • C.连贯性原则   
  • D.导向性原则
32

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   )。

  • A.普及教育   
  • B.普及义务教育
  • C.普及基础教育   
  • D.普及国民教育
33

学生班级的直接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   )。

  • A.班主任   
  • B.班长
  • C.德育教师   
  • D.校长
34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 C.巩固与保持知识
  •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

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

  • A.教育原则   
  • B.教育规律
  • C.教育任务   
  • D.教育目的
36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模仿心理是教育的基础,但模仿心理说抹杀了教育的(   )。

  • A.目的性   
  • B.自然性
  • C.遗传性   
  • D.获得性
37

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

  • A.《论语》   
  • B.《学记》
  • C.《理想国》
  • D.《雄辩术原理》
38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   )。

  • A.《太阳城》  
  • B.《理想国》
  • C.《政治学》   
  • D.《乌托邦》
39

把实物、教具呈现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称(   )。

  • A.讲授法   
  • B.实验法   
  • C.参观法   
  • D.演示法
40

(  )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

  • A.体育活动
  • B.课余活动
  • C.课外活动
  • D.群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