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前冲刺试卷(五)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7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

  • A. 授受关系
  • B. 相互促进的关系
  • C. 民主平等的关系
  • D. 师道尊严的关系
29

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是(  )

  • A. 斯密斯
  • B. 泰勒
  • C. 科尔伯格
  • D. 皮亚杰
30

教育能推进科学的(  )

  • A. 全面化
  • B. 制度化
  • C. 体制化
  • D. 系统化
32

根据课程制定者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

  • A. 省级课程
  • B. 地级课程
  • C. 县级课程
  • D. 学校课程
33

最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环节是(  )

  • A. 备课
  • B. 上课
  • C. 课外辅导
  • D. 布置作业
34

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

  • A. 疏导原则
  • B. 因材施教原则
  • C. 导向性原则
  • D. 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35

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

  • A. 制定教育目的者的哲学观念
  • B. 制定教育目的者的人性假设
  • C. 制定教育目的者的理想人格
  • D.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37

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  )

  • A. 温故而知新
  • B. 不凌节而施
  • C.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D. 学而时习之
38

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条件,充分说明了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  )

  • A. 教育的领导权
  • B.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 C. 受教育权的分配
  • D. 教育目的
39

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  )

  • A. 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 B. 隐私权决定的
  • C.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 D. 荣誉权决定的
40

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

  • A. 教育的方向
  • B. 教育为谁服务
  • C.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 D. 教育怎样培养人
41

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在(  )中。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2

下列(  )是要素主义理论的倡导者。

  • A. 布鲁姆
  • B. 赫钦斯
  • C. 柯南特
  • D. 麦克拉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