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简述德育的内容。
 
- 27
 -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
 
- A. 授受关系
 - B. 相互促进的关系
 - C. 民主平等的关系
 - D. 师道尊严的关系
 
- A. 斯密斯
 - B. 泰勒
 - C. 科尔伯格
 - D. 皮亚杰
 
- 30
 - 
									
教育能推进科学的( )
 
- A. 全面化
 - B. 制度化
 - C. 体制化
 - D. 系统化
 
- A. 复杂性
 - B. 示范性
 - C. 创造性
 - D. 长期性
 
- A. 省级课程
 - B. 地级课程
 - C. 县级课程
 - D. 学校课程
 
- A. 备课
 - B. 上课
 - C. 课外辅导
 - D. 布置作业
 
- A. 疏导原则
 - B. 因材施教原则
 - C. 导向性原则
 - D. 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 A. 制定教育目的者的哲学观念
 - B. 制定教育目的者的人性假设
 - C. 制定教育目的者的理想人格
 - D.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 A. 1951
 - B. 1978
 - C. 1985
 - D. 1986
 
- A. 温故而知新
 - B. 不凌节而施
 - C.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D. 学而时习之
 
- A. 教育的领导权
 - B.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 C. 受教育权的分配
 - D. 教育目的
 
- A. 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 B. 隐私权决定的
 - C.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 D. 荣誉权决定的
 
- A. 教育的方向
 - B. 教育为谁服务
 - C.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 D. 教育怎样培养人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A. 布鲁姆
 - B. 赫钦斯
 - C. 柯南特
 - D. 麦克拉伦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