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押题密卷(八)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5

班级组织的结构主要包括( )。

  • A.职权结构
  • B.角色结构
  • C.师生关系结构
  • D.生生关系结构
  • E.直线职能结构
16

下列属于后进生的心理特征的有( )。

  • A.强烈的荣誉感
  • B.不适度的自尊心
  • C.学习动机不强
  • D.意志力薄弱
17

小学教育目的的作用表现在( )。

  • A.导向作用
  • B.激励作用
  • C.指向作用
  • D.评价作用
18

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 )。

  • A.时限性
  • B.具体性
  • C.预测性
  • D.实际性
  • E.操作性
19

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

  • A.社会性
  • B.生产性
  • C.实践性
  • D.意识性
  • E.科学性
20

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上,心理起源论者所强调的是( )。

  • A.教育起源于动物本能活动
  • B.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 C.人类语言产生后的必然要求
  • D.对外部自然界的恐惧
21

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能力是( )的总和。

  • A.知识与能力
  • B.智力与能力
  • C.体力与智力
  • D.体力与能力
22

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 )。

  • A.导向性原则
  • B.疏导原则
  • C.因材施教原则
  •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23

不属于社会公益劳动的项目是( )。

  • A.打扫校园
  • B.植树造林
  • C.拥军优属
  • D.帮老助残
24

老师采取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

  • A.品德评价法
  • B.榜样示范法
  • C.陶冶教育法
  • D.实际锻炼法
25

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

  • A.科技活动
  • B.学科活动
  • C.体育活动
  • D.社会活动
26

平时所说的三结合教育,这“三结合”是指( )。

  • A.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的一体化
  • B.教师、学生、教室
  • C.历史、现实、未来的三结合
  • D.教科书、实验室、网络的三结合
27

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 

  • A.埃拉斯莫斯
  • B.夸美纽斯
  • C.洛克
  • D.卢梭
28

衡量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 A.认知
  • B.情感
  • C.意志
  • D.行为
29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

  • A.关键
  • B.基础
  • C.内容
  • D.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