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前冲刺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针对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你认为这位老师应当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

查看材料

  • A.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氛围[不定项选择题]
  • B.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
  • C.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 D.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3

材料中这位老师的做法对我们有何启示?(  )[不定项选择题]

查看材料

  • A.班主任方方面面给安排妥当,学生当家做主的愿望不能实现,必然使他们的热情降低
  • B.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少一些包办,多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班级管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C.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少一些压制,多给学生一些民主
  • D.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少一些否定,多给学生一些肯定
20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的原则有(  )。

  •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 C.尊重儿童意见原则
  • D.提早自立原则
  • E.无歧视原则
21

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 A.内容的丰富
  •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 C.课程结构的更新
  • 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22

教学语言按其传递方向和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

  • A.内部语言
  • B.提问语言
  • C.对话语言
  • D.朗读语言
  • E.独自语言
23

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  )。

  • A.兼爱
  • B.有教无类
  • C.学而时习之
  • D.教学相长
24

班级组织的结构主要包括(  )。

  • A.职权结构
  • B.角色结构
  • C.师生关系结构
  • D.生生关系结构
  • E.直线职能结构
25

在我国,学校的公益性表现在(  )。

  • A.不得以盈利为目的办学
  • B.以盈利为目的办学
  • C.教育必须与宗教相分离
  • D.教育可以与宗教相结合
  • E.公立学校不能盈利、私立学校可以盈利
26

下面强调循序渐进原则的说法有(  )。

  • A.学而时习之
  • B.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 C.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D.教学相长
27

教育目的的确定要符合(  )的需要。

  • A.社会舆论
  • B.生产力和科技发展
  • C.个人意志
  • D.社会政治经济
  • E.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28

政治有哪几种表现形态?(  )

  • A.管理
  • B.制度
  • C.活动
  • D.观念
  • E.组织
29

义务教育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

  • A.层级负责
  • B.地方负责
  • C.分级管理
  • D.一统制
30

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

  • A.教学
  • B.课外活动
  • C.社会实践
  • D.校外活动
31

构成课堂气氛的环境包括人际环境与(  )。

  • A.心理环境
  • B.情感环境
  • C.认知环境
  • D.物质环境
35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

  • A.夸美纽斯
  • B.麦克费尔
  • C.华生
  • D.斯宾塞
36

班主任教育的对象和依靠的教育力量是(  )。

  • A.班干部
  • B.班级集体
  • C.班级好学生
  • D.良好的班风
3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两全”目标,“两全”是指(  )。

  •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 C.全面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 D.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38

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

  • A.说服教育法
  • B.榜样示范法
  • C.陶冶教育法
  • D.实际锻炼法
39

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

  • 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
  • B.实现爱国教育
  • 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
  • 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
41

马卡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  )。

  • A.学生个体
  • B.学生集体
  • C.教师个体
  • D.教师集体
42

近代西方首倡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教育家是(  )。

  • A.夸美纽斯
  • B.卢梭
  • C.裴斯泰洛齐
  • D.赫尔巴特
43

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是(  )。

  • A.《宪法》
  • B.《素质教育法》
  • C.《义务教育法》
  • D.《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44

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

  •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 D.要看情况而定
50

不属于社会公益劳动项目的是(  )。

  • A.打扫校园
  • B.植树造林
  • C.拥军优属
  • D.帮老助残
51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

  • A.主体
  • B.客体
  • C.教的主体
  • D.学的主体
53

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群众性活动
  • B.小组活动
  • C.个人活动
  • D.集体活动
56

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 A.文化教育
  • B.科技发展
  • C.计划生育的实施状况
  • D.基础教育的状况
57

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

  • A.教学
  • B.课外活动
  • C.社会实践
  • D.校外活动
58

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建立的标志是(  )。

  • A.《学记》
  • B.《普通教育学》
  • C.《教育漫话》
  • D.《民主主义与教育》
59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 A.说服教育法
  • B.榜样示范法
  • C.指导实践法
  • D.陶冶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