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前冲刺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该教师是如何成功地使用德育方法的?(  )[不定项选择题]

查看材料

  • A.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个性特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 B.与学生谈话从学习到的形容笑的词语开始到该学生在课堂上笑的形容,再到这样的笑所包含的不道德成分,从而让学生感到自己的问题
  • C.整个过程教师尊重客观事实,不武断地做出判断
  • D.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平等、诚恳的态度引导学生的自我觉悟、反省,未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3

孙老师的做法违反了《教师法》中的哪一条法规?(  )[单选题]

查看材料

  • A.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 B.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 C.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 D.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19

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

  • 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 D.重视能力的培养
  • E.重视个别差异
20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有别于其他社会制度,概括起来有以下哪几方面?(  )

  • A.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学生都可以获得全面发展
  • B.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 C.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 D.优越的社会制度保证教育的极高的社会效益
  • E.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2

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 A.公共性和生产性
  • B.公益性和免费性
  • C.科学性
  • D.国际性
  • E.终身性和未来性
24

下列属于后进生的心理特征的有(  )。

  • A.强烈的荣誉感
  • B.不适度的自尊心
  • C.学习动机不强
  • D.意志力薄弱
25

中国封建社会出现过的学校教育的类型有(  )。

  • A.官学
  • B.私学
  • C.骑士学校
  • D.书院
  • E.社区学院
26

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  )。

  • A.社会
  • B.知识
  • C.儿童
  • D.教育制度
27

教育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措施有(  )。

  •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 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 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29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  )。

  • A.杨贤江
  • B.蔡元培
  • C.康有为
  • D.徐特立
  • E.陶行知
30

预防问题行为的关键是(  )。

  • A.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
  • B.建设优良的校风与班风
  • C.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 D.改善学生的人际环境
33

小学生的思维(  )。

  •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 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 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35

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

  • A.熟悉教材
  • B.分析教材
  • C.巩固知识
  • D.理解教材
36

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

  • A.教育的终身化
  • B.教育的多元化
  • C.教育的民主化
  • D.教育的全民化
37

实行双轨制的国家以(  )为代表。

  • A.英国
  • B.美国
  • C.苏联
  • D.中国
38

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  )。

  • A.“兼爱”和“非攻”
  • B.“弃仁绝义”
  • C.“道法自然”
  • D.“化性起伪”
40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主要方法是(  )。

  • A.观察法
  • B.测量法
  • C.调查法
  • D.书面材料分析法
41

主张“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家是(  )。

  • A.夸美纽斯
  • B.赫尔巴特
  • C.杜威
  • D.布鲁纳
42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  )。

  • A.个性的自由发展
  • B.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 C.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 D.学生各门功课成绩均好,不偏科
44

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学校教育(  )。

  • A.并不重要
  • B.是教育的主体形式
  • C.是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 D.教育形式更为灵活,是非制度化的教育
45

“教育能够干什么”是(  )。

  • A.教育的属性
  • B.教育的目的
  • C.教育的功能
  • D.教育的效应
46

教育者单纯强调人的自然性就会导致(  )。

  • A.教育万能论
  • B.儿童中心论
  • C.环境决定论
  • D.遗传决定论
49

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  )。

  • A.小学教育目的
  • B.小学教育目标
  • C.小学教育原则
  • D.小学教育内容.
50

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  )。

  • A.培养无条件效忠于国家的武士
  • B.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
  • C.培养演说家和雄辩家
  • D.培养虔信上帝的宗教人士
51

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  )。

  • A.卢梭
  • B.洛克
  • C.赫尔巴特
  • D.斯宾塞
52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 A.并不重要的时期
  •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 C.没有效果的时期
  • D.最不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54

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

  • A.导向性原则
  • B.疏导原则
  • C.因材施教原则
  •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55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指向为(  )。

  • A.发展个体功能
  • B.改造社会功能
  • C.政治伦理功能
  • D.发展经济功能
56

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

  • A.课程目标
  • B.课程标准
  • C.课程计划
  • D.教科书
58

给中世纪脱离儿童实际生活的经院式教学以沉重打击的进步是提出了(  )。

  • A.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 B.启发性教学原则
  • C.直观性教学原则
  • D.巩固性教学原则
59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

  • A.中国进入近代社会
  • B.学校制度的建立
  • C.各级各类学校的出现
  • D.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