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黑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临考测试题(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9

德育过程是由(  )几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 A.德育理念 
  • B.教育者
  • C.受教育者 
  • D.德育内容
  • E.德育方法
12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  )。

  • A.前制度化教育 
  • B.制度化教育
  • C.义务教育 
  • D.普及教育
  • E.非制度化教育 
13

对环境给人的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

  • A.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 B.人对环境的影响是积极地接受的
  • C.环境对人的发展没有影响
  • D.环境可以影响人的发展方向、水平和速度
  • E.有的环境影响是消极的
14

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是(  )的辩证统一。

  • A.教育 
  • B.生产劳动 
  • C.社会实践 
  • D.社会发展要求
  • E.个体发展需求
15

对不同的时间、地点、情境和对象发生的同类思想品德问题,为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采取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

  • A.应是相同的
  • B.应是完全不同的
  • C.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 D.应有一定的灵活性
  • E.以教育原则为主导
16

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主要有(  )。

  • A.生产力 
  • B.社会 。
  • C.知识 
  • D.儿童
  • E.政治
17

教学活动的构成有(  )。

  • A.上课 
  • B.作业
  • C.辅导 
  • D.成绩评定
  • E.社会实践
19

班主任学期计划一般包括(  )。

  • A.基本情况
  • B.班级工作的内容
  • C.班级工作的要求和措施
  • D.本学期中主要活动与安排
20

我国对中小学生身份的法律定位有三个层次,即(  )。

  • A.是国家公民 
  • B.是已成年公民
  • C.是未成年公民 
  • D.是有行为能力的公民
  • E.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21

课程结构的编制即(  )。

  • A.课程计划
  • B.课时分配
  • C.课程设计
  • D.课程改革
22

人口的职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 (  )

  • A.专业结构
  • B.布局结构
  • C.层次结构
  • D.需求结构
23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霍尔
  • B.华生
  • C.高尔登
  • D.格塞尔
24

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墨子
25

学校教育产生于(  )。

  • A.奴隶社会初期
  • B.奴隶社会末期
  • C.封建社会初期
  • D.原始社会末期
28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笥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阶段性
29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 A.认识活动 
  • B.教师教的活动
  • C.学生学的活动 
  • D.课堂活动
31

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

  • A.逻辑性 
  • B.针对性 
  • C.知识性 
  • D.创造性
32

开展课外活动时,学生参加与否,不具有(  )。

  • A.自愿性 
  • B.灵活性
  • C.强制性 
  • D.多样性
33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 A.说服教育法
  • B.榜样示范法
  • C.陶冶教育法
  • D.实际锻炼法
34

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的指标是(  )。

  • A.效度 
  • B.难度
  • C.信度 
  • D.区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