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临考押密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结合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镇政府有权从土地税里扣除70元钱
  • B.学校有权拿村民土地税的钱给教师发工资
  • C.班主任有权赶走不交钱的学生
  • D.案例中的学校的行为属于典型的乱收费
2

教师师德的灵魂是( )。

  • A.爱国守法
  • B.关爱学生
  • C.终身学习
  • D.团结合作
4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哪些原则?( )

  • A.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 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 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 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5

案例中学校和教师的做法违反了( )。

  • A.《教育法》
  • B.《义务教育法》
  • C.《教师法》
  • D.《学生伤害处理办法》
6

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应该怎么做?( )。

  • A.批评教育
  • B.体罚
  • C.注重引导
  • D.转学
7

在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你可以运用下列哪些措施来集中学生注意力?( )

  • A.利用DVD、电视来播放一些引人注目的、有趣的影片
  • B.不断教育学生,用语言感化他们,提出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 C.讲一些幽默的小笑话,活跃一下气氛
  • D.继续用原来的教学风格讲课,忽略出现的问题
29

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

  • A.以业余为主 
  • B.以自学为主
  • C.以长期为主 
  • D.以短期为主
  • E.以国外学习为主
30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有( )。

  • A.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 B.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 C.具有延时的功能
  •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 E.发展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1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于( )。 

  • A.废科举、兴学校 
  • B.《钦定学堂章程》颁布
  • C.《奏定学堂章程》颁布 
  • D.壬戌学制颁布
  • E.六三三制的实行
32

品德的构成因素主要有( )。

  • A.道德认识 
  • B.道德能力
  • C.道德情感 
  • D.道德意志
  • E.道德行为
33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活动从水平上看由三个不同层次的活动组成,即( )。

  • A.生理活动 
  • B.精神活动
  • C.心理活动 
  • D.学习活动
  • E.社会实践活动
34

“产婆术”与“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说明教学要遵循( )。

  • A.直观性原则 
  • B.循序渐进原则
  • C.启发性原则
  • D.巩固性原则
  • E.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5

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包括( )。

  • A.现代的教育观 
  • B.现代的学生观
  • C.现代的教学观 
  • D.素质教育观
  • E.现代的教育质量观
36

课程计划的组成因素有( )。

  • A.学科设置 
  • B.学科顺序
  • C.课时分配 
  • D.学年编制
  • E.学周安排
38

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间接经验,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了教学中( )的关系。

  • A.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
  • B.理论与实践
  • C.知识与能力
  • D.知与行
  • E.掌握知识与提示思想
39

学校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 )。

  • A.社会性 
  • B.历史性
  • C.计划性 
  • D.超越性
  • E.阶级性
40

讲授法可分为三种方式即( )。

  • A.讲述 
  • B.讲解
  • C.讲演 
  • D.讲读
  • E.讲说
41

教育是由( )因素构成的。

  • A.教师 
  • B.学生
  • C.教育内容 
  • D.教育方法
  • E.学校
42

属于课外活动的特点的有( )。

  • A.沟通上的广泛性 
  • B.组织上的自愿性
  • C.内容上的广泛性 
  • D.形式上的多样性
  • E.活动上的自主性
43

常见的教案有( )三种。

  • A.探究式 
  • B.讲义式
  • C.提纲式 
  • D.综合式
  • E.讲述式
44

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是( )的辩证统一。

  • A.教育 
  • B.生产劳动
  • C.社会实践 
  • D.社会发展要求
  • E.个体发展需求
45

教育目的有( )的作用。

  • A.导向 
  • B.激励
  • C.规范 
  • D.评价
  • E.鉴定
46

德育的途径有多种,主要有( )。

  • A.思想品德课 
  • B.其他学科教学
  • C.课外活动 
  • D.少先队活动
  • E.班主任工作
47

我国小学生德育内容的确立依据有( )。

  • A.培养计划 
  • B.教育规律
  • C.教育目的 
  • D.小学德育目标
  • E.小学德育任务
48

道家的教育主张包括( )。

  • A.“弃圣绝智” 
  • B.“教学相长”
  • C.“弃仁绝义” 
  • D.“有教无类”
  • E.“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49

分为两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层次是( )。

  • A.中等教育 
  • B.高等教育 
  • C.初等教育 
  • D.幼儿教育
50

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是( )。

  • A.夸美纽斯 
  • B.赫尔巴特
  • C.康德 
  • D.杜威
51

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 )。

  • A.校长 
  • B.教育主任
  • C.班主任 
  • D.科任教师
52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 A.系统性 
  • B.客观性
  • C.能动性 
  • D.主观性
54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 )教学原则。

  • A.启发性 
  • B.直观性
  • C.巩固性 
  • D.循序渐进
55

学校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 )。

  • A.社会性 
  • B.稳定性
  • C.连续性 
  • D.共同性
57

明代以后使科举考试形成固定格式的是( )。

  • A.八股文 
  • B.程朱理学
  • C.《四书》和《五经》
  • D.六艺
58

德育的途径有多种,其基本途径是( )。

  • A.少先队活动 
  • B.班主任工作
  • C.课外活动 
  • D.思想品德课
60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 A.师生共同参加的
  • B.学生自愿选择的
  • 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 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
61

试图以心理学“统觉”原理说明教学过程的是( )。

  • A.夸美纽斯 
  • B.赫尔巴特
  • C.杜威 
  • D.凯洛夫
62

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

  • A.教学为主 
  • B.德育为主
  • C.教师为主 
  • D.学牛为丰
63

启发的首要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 )。

  • A.创造性 
  • B.交往性
  • C.多样性 
  • D.主动性
64

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是( )。

  • A.人的主观能动性 
  • B.家庭环境
  • C.教育的自身状况 
  • D.社会发展状况
65

课程计划的中心是( )。

  • A.科目设置 
  • B.学科顺序
  • C.课时分配 
  • D.学周编制
66

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

  • A.观察力 
  • B.想象力
  • C.思维力 
  • D.判断力
68

学生的社会地位属于学生的( )问题。

  • A.法律 
  • B.权利
  • C.责任 
  • D.义务
69

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方法是( )。

  • A.讲授法 
  • B.谈话法
  • C.讨论法 
  • D.实验法
71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弗洛伊德 
  • B.威尔逊
  • C.格塞尔 
  • D.华生
72

启蒙思想家卢梭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是( )。

  • A.《大教学论》 
  • B.《教育漫话》
  • C.《爱弥尔》
  • D.《普通教育学》
73

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 )。

  • A.人格尊严权 
  • B.名誉权和荣誉权
  • C.隐私权 
  • D.公正评价权
74

教育( )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 A.全民化 
  • B.民主化
  • C.现代化 
  • D.终身化
76

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创造精神为主的课外活动是( )。

  • A.学科活动 
  • B.文学艺术活动
  • C.科技活动 
  • D.社会活动
78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天然的( )。

  • A.可爱性 
  • B.可敬性
  • C.权威性 
  • D.厌恶性